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企業成半導體存儲市場新勢力 專利大戰即將打響

時間:2018-01-2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DRAM和3DNAND瘋狂漲價的2017年,存儲器變得炙手可熱。隨著中國存儲器三大陣營布局逐漸開始有成績單交出,中國企業毫無疑問將在不久之后成為半導體存儲市場的一股新勢力。

縱觀2017年的存儲器市場,SSD和dram的漲價促進了市場的需求,存儲市場的主導權成為各國爭搶的新熱點。如今中國存儲勢力正在崛起,隨后而來的便是正視即將到來的專利問題。

存儲器

DRAM和3DNAND瘋狂漲價的2017年,存儲器變得炙手可熱。隨著中國存儲器三大陣營布局逐漸開始有成績單交出,中國企業毫無疑問將在不久之后成為半導體存儲市場的一股新勢力。

然而,中國企業開始生產出存儲產品時,意味著將面臨市場的檢視,以及隨之而來的專利糾紛。

福建晉華和合肥睿力兩大陣營的DRAM計劃從默默進行到逐漸浮出水面。福建晉華有聯電的策略結盟,而合肥陣營也有北京兆易創新的合作開發19納米制程DRAM技術,兩大陣營都預計今年底會有芯片開始,引發市場上的高度關切,是否會對于現有存儲器供應商產生威脅。

在2017年年底,美光就已起訴晉華。12月4日,前者根據“保護營業秘密法”(DefendTradeSecretsAct),以及“反勒索及受賄組織法”(RacketeerInfluencedandCorruptOrganizaTIonAct),在加州北部聯邦法庭提起民事訴訟申請,狀告臺灣代工廠聯華電子(UMC)和福建晉華盜竊其商業機密等不當行為。美光公司發言人證實了這一訴訟,并表示:“美光積極保護其全球知識產權,并將利用所有可用的法律武器來解決一切盜用行為。”

對此ICInsights總裁兼CEOBillMcClean表示,不知道中國企業要如何在不碰觸三星、海力士和美光所擁有的專利下生產內存芯片。當這些中國企業開始銷售內存芯片時,才是事關重大訴訟的來臨之時。他表示,一旦他們開始生產,三星、海力士和美光將有機會對這些產品進行反向工程,尋找足以證明其專利受到侵犯的證據。

近日,臺灣南亞科總經理李培瑛的觀點表示,這些中國企業若沒拿到技術授權,很難做出有競爭力的產品。若是侵犯專利的產品,可能連本土的品牌公司都不敢用,因為可能在未來要面對不少法律上的問題。他強調,以他多年來在半導體產業工作的經驗,對于這些沒有經過技術授權而生產出來的產品,絕大多數正規經營的公司,為避免未來可能的麻煩,因此多半不敢使用,敢使用的大多是一些小規模的“蟑螂公司”。

李培瑛的極端觀點認為,中國自主研發存儲器在短期內根本無法影響市場。他表示從生產制造和研發的角度來看,后者的自主存儲技術研發計劃如果沒有外部技術授權的加持,短期內根本無法做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

因此雖然中國存儲勢力在崛起,李培瑛表示對于大陸競爭對手他目前仍然感覺并沒有特別新的威脅產生。

南亞科近年來積極深耕大陸市場,目前大陸客戶占整體營收比重已高達30%。在被問到南亞科是否有可能與大陸廠商結盟的問題,李培英的回答是:“連想都沒想過!”

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曾經強調,隨著中國存儲器產業的逐步量產,專利戰肯定會爆發,不過要說中國因此會受到限制也不是絕對,關鍵還是自身核心技術的提升。無論如何,不僅僅是存儲領域,專利是崛起的中國半導體企業必須馬上就正視的問題。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