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車已經成為新興產業的另一個主角,發改委在5日印發《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意見稿,目標是到2020年智能汽車新車占比達到50%,到2035年要率先建成智能汽車強國。
規劃提出,到2020年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路網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信息安全體系架構基本形成。中高級別智能汽車實現市場化應用,重點區域示范運行取得成效。大城市、高速公路的車用無線通訊網絡(LTE-V2X)覆蓋率達到90%,北斗高精度時空服務實現全域覆蓋。
到2025年,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路網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信息安全體系全面形成。新車基本實現智能化,高級別智能汽車實現規?;瘧?。「人-車-路-云」實現高度協同,新一代車用無線通訊網絡(5G-V2X)基本滿足智能汽車發展需要。到2035年,率先建成智能汽車強國,全民共享安全、高效、綠色、文明的智能汽車社會。
從智能汽車發展戰略的「三步走」可見,智能汽車產業的發展路線清晰,為實現上述戰略目標,必須突破智能汽車關鍵核心技術。重點突破新型電子電器信息架構、多類別傳感器融合感知、新型智能終端機、車載智能計算平臺、車用無線通訊網絡(LTE-V2X/5G-V2X)、高精度時空服務和車用基礎地圖、云控基礎平臺等共性交叉技術。
規劃也提出,將通過北京冬奧委會和通州副中心智能交通、雄安新區智慧城市等重大工程建設來開展智能汽車示范運行。示范運行還將重點利用機場、港口、礦區、工業園區和旅游景區等相對封閉區域,以及相關部門設定的城市公交道路等開放區域來開展。
實際上,除政策層面高度重視外,BAT等網絡巨頭以及多個汽車集團均早已開始大幅布局智能汽車領域,并取得重大成果。3個月前,騰訊、百度兩大巨頭于同一天內發布智能汽車且均計劃于2018年量產。
從技術層面看,汽車始終是新技術應用的重要載體,隨著信息通信、物聯網、大數據、云端運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汽車領域廣泛應用,汽車正由人工操控的機械產品加速向智能化系統控制的智能產品轉變,智能汽車已成為產業技術的戰略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