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收到百分點集團發布中國首個行業AI決策系統產品DeepMatrix的邀請函的時候。瞬間腦洞大開。哇,AI決策?是不是人工智能能夠開始自己判斷自己做決策了?有一天是不是會認為“人”這個生物太差了,以后不需要“人”來做出決策了?帶著這種興奮,參加了新產品發布會。
仔細聆聽之后,發現未來還真有可能。
至頂網記者首先分享一下百分點集團董事長兼CEO蘇萌博士、包括百分點集團技術副總裁及首席架構師劉譯璟傳達了幾層信息。
首先,大數據、人工智能讓企業在進化,從勞動密集型、資本密集型向數據密集型、智能密集型新物種企業進化。企業在進化,同樣人類所有的決策將會不可避免的依賴機器智能。
其次,搜索現實世界成為可能。百分點有個愿景就是打造一個可以分析現實世界的系統。以前通過搜索引擎只能搜索文字、圖片等,今后通過采集器,可以直接搜索到現實中實物投影。
第三,人工智能開始了從執行到決策的轉變。就是以前你讓他干什么它干什么。現在它會自己決定干什么。
那么未來AI的進化是什么方向?今天我們談的AI主要是提高對數據的感知和認知能力。通過物聯網技術、機器視覺以及語音識別等可以實現對信息的感知。之后Google發表了關于知識圖譜的論文,通過自然語音處理技術、知識圖譜技術以及邏輯推理等技術,實現了對信息的認知。那么AI如果一直停留在感知和認知層面,是不是還欠缺點什么?那么“智”這個字在人工智能里面的含義是什么?當AI能意識到自己可以解決問題的時候,是不是就是“智”的體現?百分點認為,讓AI實現解決問題的核心是首先讓AI具備決策的能力。
就是“智能決策”。因為目前還沒有對“智能決策”有一個定義,因此,百分點整個科學團隊對此作了定義“智能決策”就是“在動態和多維信息收集的基礎上,對復雜問題自主識別、判斷、推理,并做出前瞻性和實時性的決策過程,同時具備自優化和自適應的能力。”
對于這個定義,我怎么看都覺得比“人”厲害。如果我沒有記錯,在演講中,百分點集團董事長兼CEO蘇萌博士說了一句話,AI決策系統的發布是公司邁出的一小步。如果為了AI能夠自己做決策,那么這一小步可是意義非凡的。
那么AI決策到底到哪一步了?AI決策了,人做什么?當我把最開始的疑問拋給了百分點集團技術副總裁及首席架構師劉譯璟的時候,他的回答是這樣的。
首先是人機共生時代帶來,目前人類做的事情是對一件事情進行評估,并確定一個目標。進行目標設立,進行假設等。AI做的事情是信息采集、方案生成、問題識別以及結果預測。
如果把決策分為三大類,戰略級別的,戰術級別的,運營級別的,人類做的是典型的戰略級別的事情。比如中國是汽車擁有量最多的國家,國家有一個國家質監總局有一個汽車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它負責的事情就是決定哪款汽車是否該銷毀,這是非常難做的決定。這個思考過程是人類考慮的戰略問題。AI決策就是在戰術級別、運營級別完全實現自動的,比如智能決策,通過大量的數據采集,通過機器和智能的知識圖譜體系,來學習過去幾十年里專家如何來決定一款汽車產品的缺陷嚴重不嚴重,國家是否應該啟動對它的召回調查,而且在不停地學習,把人腦里的知識和更廣泛的計算機獲取的數據進行結合,以及結合這些專家的知識和決策的經驗。
優勢就是以前需要每個季度把過去的這些專家們會商的制度召在一起,用兩到三天的時間用人腦評比所有的信息,它的效力很低,今天通過AI決策可以隨時來做一個智能的召回判斷,時間僅用兩個小時,從兩百個小時縮短到兩個小時。而且從之前的15個人到現在1個人+機器就能做。這就是AI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