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政策法規 > 資訊詳情

2018年新能源汽車國補會有哪些傾向?

時間:2017-12-2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近日,有關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即將下發的消息再度在業內不脛而走。預計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調整政策或踩著2017年的尾巴發布,最晚2018年初。

近日,有關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即將下發的消息再度在業內不脛而走。預計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調整政策或踩著2017年的尾巴發布,最晚2018年初。

與國家政策對應的地方政策,也備受關注。經梳理發現,地方對新能源汽車的態度呈現出幾種情況:奮進型、滯后型、中規中矩型。

奮進型以深圳、成都等為代表,從最基本的購置補貼、減免停車費、不限行等到鼓勵產業發展、推進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新模式、限制燃油貨車進城,鼓勵新能源物流車;中規中矩型占大多數,以基礎的補貼、使用新能源汽車的利好為主;滯后型則是指那些政策發布較遲或根本沒有相關扶持政策的地區。

本文則就近日溫州發布的政策來反推2018年國家政策的傾向性。溫州與杭州同屬浙江,其實二者的政策有較大的重合部分,但既然溫州政策僅針對2018年,意義則不同。畢竟2017年已近尾聲,在國家政策調整的聲浪中,此時發布2018年的政策,頗有一番意味。

溫州政策規定:

1.消費者在市區購買的新能源汽車,按照中央財政補助標準的50%給予地方補助,其中新能源貨車和專用車每輛補助最高不超過3萬元;微型純電動汽車(軸距2000-2200mm)按照中央財政補助標準的25%給予地方補助,每輛補助最高不超過1萬元。

2.單位消費者購置的新能源汽車申請地方補助,須在本市運行,不得異地駐點營運。

3.單位消費者應是在市區注冊登記的各類法人組織,包括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和社會組織。申請補助車輛累計行駛里程須達到3萬公里(作業類專用車除外)。

筆者分析:

1.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已基本是不爭的事實,本文不再贅述,不過地方補貼上限不變,依舊為中央財政補助標準的50%,溫州的政策也印證了這點。然而申領地方補貼需要提供已取得國補的相關材料,所以對非個人用戶來說,國補和地補都存在周期長的問題。

2.不止溫州對微型車的補貼少于其他常規電動汽車,杭州、武漢等對微型車的補貼也比較少。今年的地方政策就有向高端電動車傾斜的苗頭,預計明年國家和地方更加會做大高端車市場。

3.自國家將3萬公里列為企業獲取補貼的必備要素,地方出臺相關政策時也會強調這一點。由于這一門檻給各企業帶來不小的壓力,所以業內對政策調整的呼聲還包括放寬3萬公里門檻。地方政策反映國家意志,從這一邏輯推斷,明年或繼續保留非個人用戶3萬公里這一要求,有望增加申報窗口,因為2016年國補清算進行了兩次。

4.地方一般都規定車輛在一定的年限內不得轉讓給外地用戶,或者個人用戶的不得轉讓給非個人用戶,而溫州的政策中還明確了一點,以是否在當地運營作為營運車輛申領地補的依據。據電動汽車資源網了解,杭州、西安也有這方面的規定,而據說深圳正在研究運營補貼,預計后續會衍生出更多地區加強對營運車輛的監管,當然也有值得期待的地方,非個人用戶的購置補貼減少,或產生營運補貼,或者今后的購置補貼直接轉變為營運補貼,從最終端入手,刺激終端用戶使用新能源汽車。

2018年具體的補貼標準到底如何執行還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產業的整體發展水平需要邁上一個更高的臺階,那么行業門檻會提高,洗牌會加劇,企業自然也需要更上一層樓才行。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