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我國研制出國內首個理論上“水下永動機器人”

時間:2017-12-2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我國研制出國內首個深海型海洋溫差自供能漂流浮標樣機,在理論上實現了“水下永動機器人”。其整體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將用于全球海洋觀測計劃(Argo計劃)。

記者20日從中船重工集團獲悉,我國研制出國內首個深海型海洋溫差自供能漂流浮標樣機,在理論上實現了“水下永動機器人”。其整體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將用于全球海洋觀測計劃(Argo計劃)。

Argo計劃旨在快速、準確、大范圍收集全球海洋上層(從海面到2000米深度)的海水剖面資料。該計劃構想在全球大洋中每隔3個經緯度布放一個浮標,由數千個浮標組成龐大的海洋觀測網,測量海水溫度、鹽度、壓力等。

這種浮標需具備成本低、壽命長、不易損壞、無需日常維護等特點,才能長期穩定獲取海洋資料。但目前的浮標全部采用鋰電池供電,成本高,工作壽命只有3至5年,失效后還會造成污染。

為了給設備“延壽”并降低污染,科學家產生了借助海洋可再生能源的想法。據中船重工710所高級工程師田振華介紹,海洋中蘊含著巨大能量,以潮汐能、波浪能、溫差能等形式存在。其中,溫差能是利用水體垂向溫度差異汲取能量,其在全球海洋能中儲量最大,具有可再生、清潔、輸出波動小等優點,尤其適合在大洋中做垂向運動的Argo浮標。但該能源轉化技術超前、難度極高,涉及材料、控制、機電、系統工程等眾多學科領域。

作為國內唯一通過Argo組織認證的浮標供應商,710所聯手國防科技大學氣象海洋學院,歷經4年攻克了海洋溫差發電、相變點控制、相變管儲能等關鍵技術,取得多項專利。制成的浮標樣機可以搭載CTD(溫鹽深)、溶解氧、pH、聲學、光學等傳感器。其核心技術可為我國海洋探測裝備提供取之不盡的動力。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