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消息,羅德島初創公司VitaeIndustries開發出了一款名為AutoCompounder的新型3D打印機(尺寸600x600x600毫米),可以在10分鐘內打印出定制的藥物。而這個耗時只有傳統人工填充方法的1/3,可謂大大簡化了制藥過程。今日的3D打印行業還有哪些值得關注的重要內容呢?下面一起來了解詳情。
國內首現B2B個性化定制生產云平臺3D打印應用蓄勢待發
伴隨著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通過3D打印快速及時地滿足工業及消費者需求,大規模產出個性化產品的平臺已逐步成熟,兩年前誕生于深圳的3D打印智造網就是這一領域的佼佼者。
作為3D打印定制產品服務的交易平臺,一方是3D打印服務商(具備3D打印定制產品服務能力的企業)、一方是用戶(需要3D打印定制產品的企業或個人),解決的是雙方精準匹配、即時交易的問題,本質上是提高了3D打印技術在各個行業的應用和流轉效率,推動了整個行業的快速發展。
美國軍方測試按需3D打印無人機:最快幾分鐘出零部件
美國軍方在戰場上使用無人機已有超過10年時間,這些無人機用于偵察,以及給予步兵支持。目前,他們正在測試一種新方式,讓地面部隊獲得另一種優勢:自行制造無人機。
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正在合作開展測試項目,讓部隊利用3D打印技術去制造軟件目錄中的無人機零部件,最終生產出根據任務訂制的無人機。
這個概念很有前景,并且很靈活。軟件目錄的設置讓軍隊可以打印出無人機系統,用于特定任務。美國陸軍研究實驗室估計,生產無人機零部件的周轉時間將從幾天到幾周縮短至幾分鐘到幾小時。
Polymaker和科思創合作推出新型3D打印材料
科思創和Polymaker的合作不斷深化,正如今天的兩家公司宣布推出的新型材料U1000和U0174D,用于擠壓型3D打印。
這兩種材料都與市面上現有的使用柔性材料的TPU有很大的不同。這些新材料比柔性材料更堅硬,也更容易印刷,同時還具有良好的韌性和粘連性。
新型高性能塑料U1000和U0174D3D打印材料均可在Polymaker工業鏈中使用,該材料為航空、汽車、醫療和通用制造等多個行業提供了強大的工業3D打印材料。
湖北恒維通:3D打印助力襄陽“智造”
3D打印技術,即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傳統工藝制造需要花費十幾天甚至幾十天的產品,它只需要一天或者幾天就能完成。
作為國家級先進制造技術創新平臺、華中地區第一家快速制造創新中心,湖北恒維通公司憑借其3D打印技術強大的創新與研發能力,為襄陽“智造”添磚加瓦。
Ariane集團與歐航局簽6億新單繼續用3D打印開發新型火箭發動機
2017年7月,由空客和賽峰聯合成立的火箭制造商Ariane集團贏得了歐洲航天局(ESA)一份總預算超8千萬歐元(約6.1億人民幣)的大合同,研發新一代液氧-甲烷火箭發動機—Prometheus。它會部分采用3D打印的零部件,目標是將火箭發動機的制造成本降低10倍(從1000萬歐元到100萬歐元)。
據悉,這個項目已在2017年12月初完成了第一階段,正式進入了第二階段。為此,Ariane集團與ESA今日簽訂了一份價值7500萬歐元(約5.8億人民幣)的新合同,內容包括新的設計、制造流程,以及不同的火箭技術。
新型3D打印機10分鐘可造出定制藥物
羅德島初創公司VitaeIndustries開發出了一款名為AutoCompounder的新型3D打印機(尺寸600x600x600毫米),可以在10分鐘內打印出定制的藥物。而這個耗時只有傳統人工填充方法的1/3,可謂大大簡化了制藥過程。這就可以讓藥房在更短的時間內為更多的患者服務。
這款很快就將面世的AutoCompounder使用起來同樣很簡單:用戶只需首先準備準備好原料,一種特殊的藥品混合物,然后輸入劑量,再按下按鈕,打印機就會按設定好的程序制造出定制的藥片。更棒的是在完成后,它還會自動清理,并且對藥片的劑量進行檢測,確保其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