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目前的國產康復機器人發展情況來看,政府政策依然是首要支持動力。康復機器人市場需求巨大,它的發展前景是樂觀。化發展劣勢為增長優勢,國產康復機器人才能加速崛起。
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與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我國康復市場迎來了加速升溫的利好形勢,康復機器人也由此獲得了發展的良機。未來,隨著核心技術的突破、商業化的推進,國產康復機器人行業有望實現更為可觀的成長。
近年來,由于國內康復醫學的高速發展與康復意識的快速崛起,再加上機器人應用日趨廣泛的積極影響,國內康復機器人市場逐漸升溫,相關的企業也如雨后春筍般冒出,爭奪這一新興藍海。
康復機器人市場需求巨大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醫療方面的需求漸趨增長,對于康復、療養等非傳統醫療項目的熱情大增。此外,據《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報告(2017)》藍皮書顯示,中國各類殘疾人總數為8500萬人,有康復需求者接近5000萬人。
同時,在老齡化趨勢不斷凸顯,老年人人口比例越來越大的形勢下,老年人也成為殘疾人之外對康復醫療有巨大需求的潛在群體。因而,龐大的康復需求人群基數,成了康復機器人市場實現加速擴張的強大驅動力。
在經濟新常態下,如何滿足殘疾人與老年人的康復訴求至關重要,康復事業的發展已然不可忽視。因此,進一步推動康復機器人產業的規范化、多元化發展,支持康復醫學的完善與壯大,就顯得愈發必要。
國產康復機器人發展獲政策支持
政策支持對于任何新興產業的發展來說都十分關鍵。從2009年開始,我國就相繼出臺一系列政策引導康復醫院的發展,并鼓勵有條件的單位配置康復輔助器具、康復機器人等智能設備。另外,一些地方政府也相繼出臺支持康復輔助器具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加快康復機器人的推廣應用。
此前,工信等三部委聯合印發的《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也明確指出,要突破手術機器人、智能護理機器人等十大標志性產品,要求在2020年,在產業規模上,助老助殘、醫療康復等領域實現小批量生產及應用,在技術水平上,醫療健康、家庭服務、反恐防暴、救災救援、科學研究等領域的服務機器人接近國際水平。
此外,納入醫保的康復項目也在逐漸增加,未來康復機器人相關治療費用的納入值得期待。所以,康復機器人的發展正迎來政策紅利的集中釋放期,產業面臨的歷史性機遇十分難得,這也成為我國康復機器人企業及康復事業得以快速成長的重要支撐因素。
國內康復機器人發展前景樂觀
長時間以來,受到經濟條件和特殊國情等因素影響,我國醫療領域一直是重搶救和治療、輕康復和療養,造成目前康復醫療資源相對于發達國家有很大差距。不過,這也為我國康復產業的快速發展、為康復機器人市場的持續爆發提供了巨大空間。
同時,由于我國康復醫療人才十分缺乏,供求矛盾短期內難以解決。因而,康復機器人的廣泛應用將成為打破這一困境的重要手段。隨著我國醫療衛生體系改革不斷推進,在資本、技術、政策等多項利好合力驅動下,我國國產康復機器人已經獲得了長足進步。
如今,國產康復機器人不僅在研發技術上趨于成熟,而且在研發成本、人力成本等方面相對國外也具有一定優勢。中國智能制造網認為,我國作為全球最大、最具增長潛力的康復領域市場,可以給國產康復機器人企業提供一個十分優越的發展條件。
不過,我們也需要正視和國外高端品牌的差距,畢竟無論是核心技術還是商業化程度,雙方的差距依然存在。所以,接下來,國產康復機器人行業還需要從技術研發方面取得持續突破,并在商用推廣上不斷完善與開拓,繼續向前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