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智能網聯汽車集成多項顛覆性技術風口強勁

時間:2017-11-2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共享經濟、大數據、人工智能、智慧交通……在如今的智能網聯時代,居民出行已經突破單純的交通范疇,汽車也已不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交通工具

共享經濟、大數據人工智能、智慧交通……在如今的智能網聯時代,居民出行已經突破單純的交通范疇,汽車也已不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交通工具,隨著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尤其是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出行方式和交通體系的變革明顯加速。

最近幾年,在汽車行業,無論是電動汽車還是專車服務抑或共享汽車,技術的演進正以超出預想的速度,從根本上改變著人們的出行方式,給人們的出行創造了更多欣喜。這種改變也帶來了更多領域的改變與升級:汽車制造、道路交通、信息傳輸、能源供給、城市規劃等,都隨著出行方式的變化而發生變化。

那么,未來出行的方式將會是怎樣的?外界所企盼的智能汽車會像智能手機一樣普及并且成為生活必需品嗎?

電動汽車將成產業融合創新的平臺

“電動汽車引發的是一場體系化、生態化的變革,就像智能手機取代功能手機一樣,它不僅替代了功能手機,而且還顛覆了攝影、錄像、零售、支付、社交等眾多行業,較大程度上重塑了產業生態和社會生活。”在近日舉行的2017全球未來出行高層論壇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表示,汽車產業已經迎來了有史以來最大變革,尤其是隨著一些國家陸續提出禁售傳統燃油車時間表的規劃,以及我國雙積分政策的出臺,這一趨勢已經日益顯現。

毫無疑問,隨著汽車逐漸從精英消費轉向大眾消費,加之環境保護問題日益嚴峻,加快發展具有節能和環保功能的電動汽車乃是大勢所趨。

在陳清泰看來,未來,電動汽車不僅會替代傳統燃油車,更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支柱性、引領性產品,可以大幅度降低對化石能源的依賴,進而減少排放,改善環境。屆時,垂直一體化的汽車產業鏈將會被打破,并將廣泛吸納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新材料、先進制造等各方面的新勢能,成為眾多產業融合創新的一個平臺。它還將提供多樣化的服務,成為新服務的載體,重塑道路交通模式,促進智慧城市建設。

也就是說,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科技的進步,汽車的電動化也并不是孤立、封閉地向前發展,它正在和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等趨勢高度融合。

智能網聯汽車集成多項顛覆性技術

讓汽車變得更聰明,進而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體驗——這可謂是越來越多汽車廠商紛紛致力于汽車智能化的初衷,同時也是智能汽車的魅力所在。眼下,智能汽車正在成為新的行業風向標和市場潮流。

“智能網聯汽車是滿足當前及未來出行需要的最佳載體,也是搶占汽車產業未來發展新的戰略制高點,是我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由大變強的重大突破口。”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瞿國春表示。

早在今年的6月1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曾對外發布《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網聯汽車)(2017)》,確立了發展智能網聯汽車“以汽車為重點和以智能化為主、兼顧網聯化”的總體思路。該標準體系包括標準95項,涉及基礎、通用規范、產品與技術應用和相關標準等方面,以共性基礎、關鍵技術和較為成熟的產品與技術應用為重點,同時為未來技術發展預留空間和界面。

而在全球范圍內,智能網聯汽車也已經進入實用化競爭階段。例如,通用汽車計劃于2018年啟動無人駕駛出租車商用,特斯拉已經通過量產車型積累數十億公里測試數據,上汽的互聯網汽車已批量進入市場,一汽、長安則計劃2025年量產高度自動駕駛車輛。

在瞿國春看來,智能網聯汽車將集成多項重大的顛覆性技術,引領如5G通訊、北斗導航等新技術的商業化應用,擴大傳感器、攝像頭、雷達等產品的市場需求,帶動整個上下游產業鏈的快速發展,成為多個產業發展的新藍海。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巡視員王水平表示,智能駕駛技術是代表全球新一輪科學技術和產業發展競爭制高點的重要領域,對于提升交通運輸效能、增強汽車安全、緩解交通擁堵、提高駕駛和乘坐舒適性等具有重要意義。“交通運輸部積極推進智能駕駛的發展,圍繞著自動駕駛、主動安全、自動報警、車路協同、新一代交通控制網等方面部署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王水平說。

服務化將成汽車行業的主導力量

對于汽車行業乃至整個社會而言,無論是汽車的電動化還是智能化依然還屬于新興事物,還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這對于汽車企業及相關領域的企業都是不小的挑戰。

對此,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秘書長張永偉表示,“新能源汽車+智能化”之后,汽車行業的主導力量將由過去的工業化主導慢慢地轉變為服務化主導,汽車企業應該積極開放產業鏈,促進產業間融合,讓整個汽車產業對接本來不屬于自己領域的力量和技術。

近兩年來,除傳統車企外,一些全新的造車企業、互聯網企業紛紛進入電動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其在產品和產能方面的規劃也愈發清晰。對于歷史底蘊深厚的傳統車企而言,面對新興造車勢力,是對抗還是融合?這已經成為擺在傳統車企面前的一道必選題。

陳清泰認為,電動汽車作為一個信息化、智能化的最佳平臺,它的“眼睛”和“大腦”正在迅速進化,特別需要互聯網企業的進入。我國的互聯網企業應當向特斯拉、谷歌和蘋果一樣,抓住電動汽車帶來的歷史性機遇,主動出擊,分享這塊巨大的“蛋糕”。傳統汽車企業應主動把互聯網合作伙伴請進來,這樣才能創造我國電動車更加美好的前景。

那么,智能汽車時代到底什么時候會到來?

“2025年將是智能化和高級智能化的拐點,2030年會有1%的智能化汽車。”在論壇現場,百度公司副總裁鄔學斌給出了這樣的判斷。

論壇中,多位專家均表示,隨著電池等核心技術的進一步成熟;電子信息、互聯網新勢力的大舉進入;更安全、更高效的自動駕駛和共享模式的到來,目前城市交通的難題將會逐步得以解決,這也將給人們帶來更美好的出行體驗。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