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我國全面推進智能制造條件基本成熟 向質量和效益提升轉變

時間:2017-11-2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11月24日舉行的全國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電視電話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要充分利用“中國制造2025”專項資金

在11月24日舉行的全國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電視電話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要充分利用“中國制造2025”專項資金、技術改造專項等現有渠道對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進行支持。明年計劃新遴選100個左右試點示范項目,到2020年共遴選300項以上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和150個左右智能制造標桿企業。

“當前,以智能制造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加速融合,已經成為全球先進制造業發展的突出趨勢。”辛國斌表示,要聚焦智能制造這一主攻方向,加快制造強國建設步伐,加速推動經濟發展由數量和規模擴張,向質量和效益提升轉變。

試點示范企業生產效率平均提升三成以上

據介紹,2015年以來,工信部共遴選確定了206個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其中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項目28個,試點示范的行業和區域逐步擴大,目前已覆蓋了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82個行業。初步統計,試點示范項目智能化改造前后對比,生產效率平均提升30%以上,最高提高兩倍以上,運營成本平均降低20%左右,最高降低60%;有19家試點示范企業實現了對105家相關企業的復制推廣。

辛國斌表示,加快發展智能制造,不僅有利于提升傳統制造業的質量效益,還能有效帶動智能裝備、工業自動化軟件等新興產業的快速增長,同時有助于我國傳統產業實現生產制造與市場多樣化需求之間的動態匹配,增加產出、減少消耗、提高品質,大幅提高勞動生產率,抵消勞動力、原材料等要素成本上漲帶來的影響。

“很多企業現在都積極發展智能制造,因為智能制造確實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鞏月瓊介紹說,自2015年以來,福田汽車就開始搭建工業互聯網體系,實現了商用車生產過程智能化,大規模個性化定制和主動精準化服務。目前,在實施了工業互聯網的業務領域,產品研發周期縮短約30%,生產效率提升約18%、制造成本降低約12%、能源利用率節約10%。

“智能制造能夠有效縮短產品研制周期,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降低運營成本和資源能源消耗,這一共識已經在全社會基本形成。發展智能制造,無疑會對破解我國制造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發揮歷史性、革命性的推動作用。”辛國斌說。

全面推進智能制造條件基本成熟

辛國斌表示,目前智能制造推進體系已基本形成,形成了央地協同、產學研用聯合創新,各方面共同推進的工作格局。總體來看,目前我國全面推進智能制造的條件已經基本成熟。

智能制造核心裝備供給能力持續增強,集成服務能力不斷提高。據了解,我國已成功突破和應用316臺關鍵技術裝備,包括高檔數控機床與工業機器人、增材制造裝備、智能傳感與控制裝備、智能檢測與裝配裝備、智能物流與倉儲裝備等,以及215套十大重點領域急需的智能制造成套裝備。

智能制造的基礎支撐能力不斷夯實。智能制造標準體系持續完善,共支持開展188項智能制造相關國家標準研制工作,其中41項目前已獲得國家標準立項。

各地積極發展智能制造。據江蘇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王志忠介紹,近兩年江蘇省以智能制造為代表的新經濟發展持續發力。智能制造目標規劃、人物體系、工作體系等逐步建立。全球智能制造領域的高端峰會——12月6日即將開幕的2017世界智能制造大會即在江蘇南京舉行。

制定一批基礎共性和關鍵技術標準

辛國斌表示,智能制造是我國制造業緊跟世界發展趨勢,增強發展質量優勢的關鍵所在,牢牢把握這一主攻方向,對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制造業深度融合,對夯實實體經濟發展根基,都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近年來,智能制造裝備產業迅速壯大。據市場咨詢機構眾誠智庫總裁楊帆介紹,2016年,我國智能制造產業產值達到1.4萬億元,從2011年開始,過去5年年均增長率都超過20%,遠遠高于我國GDP增速。智能制造產業目前仍處于高速發展階段,預計到2020年產值達到3萬億元。

辛國斌透露,計劃明年發布《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18年版,并將抓緊制定一批行業智能轉型急需的基礎共性和關鍵技術標準,逐步完善健全智能制造標準體系。

“要積極培育智能制造生態體系,并以市場應用帶動關鍵技術裝備、智能制造標準、核心工業軟件、工業互聯網平臺和系統解決方案供給能力的有效提升,形成發展智能制造的‘中國方案’。”辛國斌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黃鑫)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