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業規模及快遞業務持續增長,為智能物流發展提供良機。物流總額近十年來持續增長,2014年中國智能物流市場規模超過1800億元,同比增長26%。2008年至2014年復合增長率為19.83%,增長率逐年上升,因此預計未來2-3年將有30%左右的增速。2015年國內物流自動化市場規模為583億元,2016年物流總額達到229.7萬億元,同比增長6.10%,自2007年起復合增長率為13.20%。同時快遞業繼續維持增長勢頭。2017年4月,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369.30億元,同比增長22.73%,由于快遞業隨季節和時間呈周期性變化,預計未來2-3個月將有進一步快速增長。智能物流市場規模逐年擴大,2017年有望成長為一個超千億元市場容量的大市場。
近十年物流市場規模及其增長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規模以上快遞業務月收入及同比增長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智能物流行業市場規模及增長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物流自動化市場規模及增長率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電商成物流自動化設備強力催化。隨著蘇寧、京東、唯品會等B2C電商規模的日益擴大,物流自動化設備迎來了強力催化劑。各大電商為了在市場中保持核心競爭力,紛紛斥巨資投資物流自動化設備,提升物流銷量。日前,蘇寧物流S實驗室研究計劃:2017年實驗室將圍繞精益生產和人工智能兩個方向展開應用研究,包括倉庫自動作業技術、綠色包裝技術、智能揀選機器人、智能配送機器人、無人機園區智能巡檢、AR/VR技術等。2016年5月,京東成立X事業部,聚焦無人機、無人車、無人倉等技術的研發。
阿里旗下的菜鳥網絡也與新松機器人一起合作,研發高效率物流倉儲設備。各快遞公司加大對物流自動化設備投入。近一年多來,包括順豐、申通、圓通在內的國內快遞公司陸續上市,從上市國產中獲得大筆融資,這為大力投資倉儲、分揀系統提供了條件。根據2016年的統計,國內排名前十的快遞公司有5家成功登陸資本市場,除了中通快遞在美股IPO之外,申通、圓通、韻達、順豐都通過借殼上市的方式登陸A股。百世物流(赴美IPO)、德邦物流、中郵速遞EMS、安能物流等企業的上市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相信未來隨著快遞巨頭的進一步上市,會持續推動2017年物流倉儲、運轉設備資本支出的增長。
智慧工廠驅動物流設備高速發展。工廠內部的物流倉儲自動化,是物流自動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智慧工廠的滲透率提升,也將帶動物流設備需求的快速增長,許多傳統企業已經著手開始將傳統的倉庫改造成“穿梭車+立庫”或者“堆垛機+立庫”的高效智能化倉庫。這個趨勢在2016年下半年開始加速,2016年四季度,包括新松機器人、音飛儲存、無錫中鼎在內的多家物流系統集成商訂單均出現大幅增長,預計2017年這一趨勢還將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