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展會報道 > 資訊詳情

11月24日,2017中國智造業年會將在北京召開

時間:2017-11-2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11月24日,中國商業報道領導者《21世紀經濟報道》將于北京隆重舉辦“2017中國智造業年會”。活動誠邀政府官員,匯聚業內翹楚,研討當下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各熱點,助力“中國智造”揚帆遠航。

中國智能正噴薄而出。

2017年10月,萬眾矚目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時代、新矛盾的重大判斷,對未來中國做了高屋建瓴、大氣磅礴的規劃。制造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根本和基礎,也是經濟增長的脊梁。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加快建設制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為制造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2017中國智造業年會11月24日在京召開

11月24日,中國商業報道領導者《21世紀經濟報道》將于北京隆重舉辦“2017中國智造業年會”。活動誠邀政府官員,匯聚業內翹楚,研討當下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各熱點,助力“中國智造”揚帆遠航。

北上廣深看“智造”

為了積極配合國家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戰略舉措,作為中國商業報道領導者的《21世紀經濟報道》,于2016年4月推出“中國智造促進計劃”,全方位審視中國制造的過去,全角度展望中國智造的未來。

今年4月,“2017中國智造促進計劃”再次啟動,派出了一批骨干記者到企業一線,組建以政府專家、智庫領袖、協會代表、國內外專業資深研究員和行業記者為主的調研團隊,推出專題報道、走訪調研、峰會評選等等一系列多維度的活動。

“觸摸智造——2017中國制造業價值發現之旅”作為“中國智造促進計劃”實地調研走訪的重要環節,于今年6-8月,以座談交流、工廠參觀等形式,調研了廣州、深圳、上海和北京等地制造龍頭企業與智造創新企業,聚焦中國制造傳承的匠心精神,剖析中國智造的創新路徑。

在過去的一年里,廣州密集出臺并實施“廣州制造2025”戰略規劃,并加快制定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互聯網、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等7份政策文件,以推動各個產業智造升級。

深圳則聚焦數字化網絡設備、新型顯示、集成電路、新型元器件與零部件、機器人、精密制造裝備、新型材料、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裝備及基因工程裝備等11個戰略重心。

2017年上半年,上海全市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6013.3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2%,實現了2012年以來同期最高增速。對比去年同期,今年上海的產業結構出現了變化,工業成為上海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北京則正在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欲意實現“在北京制造”到“由北京創造”的轉型。根據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要求,強調三地錯位發展,北京主要承擔創新服務和有高端價值的環節,更多把產業發展的動力轉換到技術創新上。

中國智造將迎來黃金時期

《21世紀經濟報道》看到,一批傳統制造企業將在涅槃中重新煥發出頑強的競爭力;一批優秀的智造企業將脫穎而出,成為所在行業的領軍者。可以預見,一場聲勢浩大的中國智造業發展浪潮正撲面而來,中國智造的黃金篇章正在掀開。

在各家調研企業中,“智造”推動著企業的轉型升級,一批批新的生產線以更先進的生產方式出現在工廠里,許多粗重危險的崗位甚至全部由機器人所取代。

走訪調研中甚至感覺深圳的空氣里彌漫著“創新”的因子:各種智能創新公司層出不窮,資本就像最警覺的獵犬嗅察各個新生的變化。依托依靠著珠三角大市場和大配套,完善的產業鏈配上鼓勵性和開放性的產業政策環境,深圳在天時地利人和中形成了中國最具活力的中國智造的沃土。

工業明顯已經成為上海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宏觀數據飄紅的背后,上海制造迎來了一系列矚目成果。今年5月,大型國產客機C919實現首飛;近期,ARJ21新支線飛機又獲得了中國民航局頒發的生產許可證,正式進入批產階段;此外,振華重工的洋山四期全自動化碼頭也將于今年年底投產。

曾幾何時,中國企業常被形容為模仿者,“山寨”產品備受詬病。而今,“雙創”理念與智能制造正越來越成為共同價值觀。在合理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基礎上,更多高技術含量、高制造質量、高知名度的中國產品和技術正吸引全國乃至全球的關注。

因此本屆年會將以“即刻出發,創造中國制造業的黃金30年”為主題,圍繞“中國制造企業的砥礪與蛻變”、“創新的尺度:新銳企業的崛起與大象的轉身”、“擁抱人工智能領先關鍵領域”等多元話題,深入探討中國智造未來的發展趨勢。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