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全國電力交易機構聯盟成立 電力市場化建設邁出一大步

時間:2017-11-1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11月8日電力交易機構聯盟"title="全國電力交易機構聯盟"target="_blank">全國電力交易機構聯盟的成立,被看作是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一件大事。

11月8日電力交易機構聯盟"title="全國電力交易機構聯盟"target="_blank">全國電力交易機構聯盟的成立,被看作是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一件大事。當前,電力交易市場依然脆弱,電力市場化競爭并不充分,全國電力交易機構聯盟(以下簡稱“聯盟”)的成立對于我國電力市場建設和交易機構規范運營具有積極意義。隨著電改逐步進入深水區,改革紅利有待進一步挖掘,讓更多的人用上清潔、便宜的電能,建設美麗中國,享受美好生活,電力交易市場建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11月8日召開的全國電力交易機構聯盟大會被視作是在電力交易領域的一場盛會,全國34家電力交易中心主要負責人悉數到場。與其他專業會議不同,聯盟成立大會的氣氛格外熱絡。距離會議正式開始還有20分鐘,會場內外已經到了不少人,他們大多是各個交易機構的負責人,握手寒暄、彼此問候,顯然已經是老朋友了。

這樣的盛會在電力交易界為數不多,這一天,聯盟正式成立。用國家發改委體改司巡視員王強在會上的話說:“聯盟正式成立是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一件大事,對于我國電力市場建設和交易機構規范運營,意義十分重大。”

電力交易是電力市場建設的重要一環。作為電力體制改革的組成部分,隨著2016年3月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和廣州電力交易中心相繼成立,各省電力交易中心也陸續成立,全面完成了組建相對獨立的電力交易機構的改革任務。自那時起,電力市場建設工作通過交易的形式逐漸施行,地方積極性得以調動,市場建設取得了較大突破,充分釋放了改革紅利。

以北京電力交易中心為例,成立以來,組織各類省間交易1.32萬億度,開展的特高壓送電、藏電入京、電力援疆等交易取得了較好的資源配置成效和社會效益。今年以來,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利用多條特高壓直流通道,消納西南水電1197億度,完成新能源省間交易412億度,同比增長39%,祁韶直流新能源送出比例達到58%,有效減少西南地區棄水。

過去的一年多里,最讓業界頭疼的頑疾恐怕就是“省間交易壁壘”了。我國能源供需逆向分布的稟賦條件及新能源集約化開發和大范圍消納利用的需求,客觀上決定了電力大規模跨區域輸送和消納是優化配置資源、實現綠色發展的必由之路。然而省間壁壘問題突出,制約了全國電力市場建設和資源的充分、高效配置。

對東部經濟發達省份而言,電力需求增速放緩,地方政府基于省內火電等資源的保護主義,外購電意愿不強;而西部地區清潔能源裝機增長過快,供大于求。一方清潔電多卻送不出,另一方不愿要外來電,雙方之間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棄水、棄風、棄光。

聯盟的組建可以說是恰逢其時。北京電力交易中心主任楊新法這樣評價說:“市場主體參與交易的需求與日俱增,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逐步發揮決定性作用,迫切需要加強交易機構之間的協調運作和互聯互通,進一步降低市場主體的交易成本、促進能源資源大范圍優化配置。”

正如楊新法所說,聯盟的誕生是電力市場建設深入推進的結果。今年7月12日,在國家發改委和國家能源局共同召開的電力體制改革專題會上,北京和廣州兩家電力交易中心作為籌建單位,一同制定的《全國電力交易機構聯盟組建方案》獲得原則通過。9月6日,北京電力交易中心收到《國家發改委電力體制改革專題會議紀要》后,立即會同廣州電力交易中心向全國已經組建的34家電力交易中心發出成立全國電力交易機構聯盟的倡議書。隨后的9月13日,34家電力交易中心全部提交了加入聯盟的申請和登記表。

聯盟組建的速度不可謂不快,這是電力體制改革不斷深入推進的體現。記者了解到,電力交易機構聯盟屬于產業聯盟,旨在推進全國不同省份技術標準的規范和統一,這對推進交易機構規范運行、加強交易溝通,完善電力市場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健全機制,呼喚統一電力市場

一項會議議程頗為引人關注。全國34家電力交易機構負責人,依次走向寫有“全國電力交易機構聯盟公約”的看板前,在各中心對應的空白處,鄭重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記者看到,看板上有12條公約,其中第6條寫到:聯盟成員應加強溝通協作,促進各地市場規則、技術標準的協調和銜接,加強電力交易機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電力交易機構間的交流合作,建立電力交易機構間的信息共享。

這一句話,點出了全國電力交易機構聯盟的作用,也指出了聯盟成立后將面臨的難題。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交易機構建設和電力市場運營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一方面,市場各方對電力交易機構的運營效率和服務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各地方市場各自為政、差異化發展,對電力資源優化配置和電力市場協調發展產生了一定制約。

不可否認,我國跨區跨省電力交易市場尚未形成統一平臺,缺乏統一的輸配電電價機制;電力交易中仍然存在著競爭不充分、交易成本高、串謀、行政干預等不規范和失信行為問題;電力交易機構各省各自為戰,交易成本過高。這些都阻礙了電力資源在更大范圍內優化配置。

在以市場為主導的電力交易過程中,要真正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市場規則、技術標準至關重要。而這個時候,統籌省間和省內交易、促進新能源消納的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全國電力交易機構聯盟的成立,應該說是應運而生。

記者在《關于全國電力交易機構聯盟章程、議事規則編制情況的說明》中看到,議事規則詳細說明了會議召集、議事原則、會議表決等事項。其中,意見征求情況一項中明確寫到:“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就《全國電力交易機構聯盟章程》向34家電力交易中心征求了意見,共收到反饋意見24條,采納了22條。”

公平公正、規范運作是電力交易機構的議事原則,這在聯盟成立之初的意見征求上已經得到了很好的體現,也成為電力交易機構之間無障礙交流的必要條件。

電力交易的意義是什么?對于普通電力用戶來說,是降低了用電成本,對于全社會來說,是有效促進了全社會清潔能源的消納,合理優化配置了能源資源,實現了綠色發展。

然而,電力交易過程中的省間交易壁壘、市場化程度不高、市場機制缺位等難題,阻礙了資源的優化配置。因此,一直以來,業內專家一致呼吁,加快推動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建立能源跨區跨省消納的交易機制和電價政策,在更大范圍消納新能源。

目前,電力體制改革已進入深水區,電力市場建設深入推進,加強電力交易機構之間的合作交流、信息交互和協調運營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建立全國電力交易機構聯盟既是推動電力交易機構更好地發揮作用的創新性舉措,也是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好服務的迫切需要,對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業內人士將這一輪電力體制改革的思路形象地稱為“管住中間,放開兩頭”,就是在強化電網、輸配電環節政府管理,讓發電方、售電方、用電方提高市場化程度,實現充分競爭。對于電力交易來說,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是建立全國統一電力市場的必要條件,是建立跨省跨區電力交易市場的充分支撐,聯盟的成立就是要促進各地市場規則、技術標準方面的協調銜接,加強信息共享,推動交流合作,提升交易機構運營效率和服務水平,統籌協調推動電力市場化改革發展,促進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

多家電力交易機構代表發言表示,電力體制改革過程中挑戰的克服、困難的解決,亟需全國各電力交易機構加強協同合作和信息共享,匯聚起推動改革發展的強大合力,共同進行探索。

讓市場的歸市場,政府的歸政府。市場充分發揮作用,能競爭的地方充分競爭,不宜競爭的部分有效監管,這是電力改革的初衷。而建立全國統一的電力市場,大范圍配置資源,發揮能源互濟和互為備用等大電網的優勢,降低市場建設成本,提升行業效率,是電力交易要達到的目的。

電改已進入深水區,經濟社會發展潛力巨大,大量的改革紅利有待進一步挖掘,讓更多的人用上清潔、便宜的電能,建設美麗中國,提供美好生活,電力交易市場建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期待聯盟的成立能夠發揮更大作用。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