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阿爾法元‘自學成才’并未否定AI需要“人類師父”

時間:2017-11-0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10月19日,《自然》雜志刊登了谷歌DeepMind團隊新成果,一個名為AlphaZero(阿爾法元)的機器人完全靠增強型自我學習

10月19日,《自然》雜志刊登了谷歌DeepMind團隊新成果,一個名為AlphaZero(阿爾法元)的機器人完全靠增強型自我學習,只訓練了3天就戰勝了AlphaGo(阿爾法狗),比分是100:0。

阿爾法元無師自通、零基礎“自學成才”,許多人聞訊瞠目結舌。有人說:“過去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現在看來,數據和機器學習比知識和人類經驗更有力量。”甚至悲觀地認為:人工智能以后可能就不需要“人類師父”了。

果真如此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阿爾法元雖然確實通過機器學習超越了人類經驗,發現了人類專家還未探索過的博弈路徑,但并未否定人工智能機器人仍需要人類經驗和知識。

阿爾法元的突破之處在于,第一次讓機器在不“學習”任何棋譜、只設定規則的情況下,從“一張白紙”的狀態開始,迅速成為“圍棋大師”。與阿爾法狗不同,阿爾法元完全摒棄了阿爾法狗學習人類經驗、變身許多圍棋高手的集大成者的那一套做法,而是無監督的自我博弈、學習,在這個過程中,自己是自己的老師。

這也只表明,在某些特定領域——例如有明確規則的圍棋——人工智能或許不再需要人類知識。但這并不表明,人工智能完全不需要人類知識的指引。在日前曙光公司舉辦的智能峰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國杰就此發表了看法,他認為,一方面,我們絕不能低估機器學習的強大威力——對于結構性的問題,比如蛋白質折疊、尋找新材料等,無需人類知識的機器學習可能會取得令人驚嘆的新突破;另一方面,對于規則不明確的探索未知的研究工作,領域知識仍然十分重要,不能無限夸大機器的能力。

人工智能發展至今,已進入2.0時代的軌道。但在人工智能基礎理論領域,仍存在許多未知等待人類去探索。美國“曼哈頓工程”的負責人奧本海默在二戰勝利以后曾說過這樣一段話:“(在二戰期間)我們得到了一棵碩果累累的大樹,并拼命地搖晃,結果得到了雷達和原子彈……其全部精神實質在于對已知的瘋狂而粗暴掠奪,而毫無對未知的認真而謙恭的探索。”

這段話之于當下人工智能的發展仍有啟發。經過60年的培育,人工智能已經長成碩果累累的大樹。我們是拼命地搖晃這棵大樹,在地上撿一些零星的果實,還是懷抱著對未知的認真和謙恭,自己新種幾棵樹苗?答案不言自明。

事實上,在人工智能領域,非常需要更多的“領域知識”。比如,深度學習為何如此有效?現在還沒人能講得清楚。以色列學者提出,深度學習和量子力學中的“物理重整化”幾乎是完全相同的過程。像這類非常基礎的根本性的問題,還需要“人類師父”繼續探路。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