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工業機械優勢明顯

時間:2017-11-0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聯合國亞太經濟和社會委員會最新發布的《將貿易和投資引向可持續發展》報告顯示,亞太地區今年的貿易前景積極,但2018年存在一些不確定性。

聯合國亞太經濟和社會委員會最新發布的《將貿易和投資引向可持續發展》報告顯示,亞太地區今年的貿易前景積極,但2018年存在一些不確定性。中國仍是全球制造業重要貿易樞紐,并在數據處理設備、集成電路等電子和機械產品中具有優勢。

報告強調,削減貿易成本和深化區域合作是確保提高跨區域貿易投資效益的關鍵。這種政策組合將使亞太地區每年的出口增加1000億美元。報告指出,由于2016年亞太綠色投資增長迅速,2017年亞太地區的出口增長將達到4.5%,外國直接投資也將出現反彈。

這份年度貿易和投資旗艦報告重點分析了如何推進亞太貿易和投資進一步保持可持續發展。報告顯示,發展中亞太經濟體2017年的出口預期增長率為4.8%,發達國家則為3.3%。受全球價值鏈增長放緩影響的國家,如韓國和菲律賓,預計今年將有更好的貿易前景。與此同時,工業商品和燃料價格上漲將有助于澳大利亞、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和哈薩克斯坦等商品出口國經濟增長。

報告還預計,2018年亞太地區的出口量將比2017年減少3.5%,進口量的增長將不到3%。實際上,由于不確定性上升,投資和消費的潛在放緩,進出口價格可能會下降。價格低迷將導致2018年的貿易價值增長速度與2017年相比放緩。同時,不斷深化的不確定性也可能影響投資自由化的程度,投資自由化估計每年使該區域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95億美元,同時將該地區的不平等現象減少0.02個百分點。

報告提出了進一步加強國際貿易和外國直接投資對可持續發展貢獻的政策框架,強調綜合性的貿易自由化措施對促進貿易和國內生產總值的貢獻大大超過任何其他獨立的政策改革。

報告指出,2016年中國對亞太其他國家的出口占其全球出口的48%,進口占全球進口的42.9%。出口主要流向了中國香港和日本,分別占總商品出口的13.7%和6.2%;進口主要來自韓國和日本,分別占總商品進口的10.0%和9.2%。在外商直接投資方面,中國是亞太地區內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資流入國。中國2011年至2016年的外商直接投資流入額年均增長1.5%。

報告指出,中國正逐漸成為全球重要的海外投資來源國。2016年中國的對外投資增長45%,主要是由于中國跨國公司的跨境兼并收購增加。此外,中國對外投資的增長反映在海外礦物和資源開采行業布局方面的加強,同時勞動密集型產業出現向柬埔寨、越南等低勞動力成本國家轉移的趨勢。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