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全球護理人才匱乏、老齡化加速、慢性病蔓延等日趨凸顯,帶來的龐大康復醫療需求,為康復機器人帶來了空前的施展空間。
在醫療機器人領域,康復機器人的市場分額與手術機器人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但在過去的20多年中,康復機器人卻是市場發展進步最為明顯的一個子領域。尤其是近幾年,隨著智能控制等技術的不斷發展,功能康復與輔助機器人在國際上已經逐步成為臨床康復治療的重要技術手段之一,并催生了一批新型康復機器人系統推向市場。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康復醫療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康復醫療市場規模約270億元。隨著我國未來將繼續加大對醫療服務的改革、三級康復醫療體系的完善以及與康復醫療相關的醫保政策進一步落實,2020年中國的康復醫療市場規模或突破700億元,年復合增速不低于20%。
康復機器人作為醫療機器人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它的研究包含了康復醫學、生物力學、機械學、計算機科學、材料學等多方面的領域,是典型的醫工結合的領域。
傳統的人工或簡單的醫療設備已經不能滿足患者的康復需求,這也使得人們對于醫用康復機器人的需求增大。康復機器人可以減少人員陪護,而且更有成效地通過游戲,“輕松,愉快”地幫助病患實現康復。
目前我國老齡化進程加重,肢體殘疾人數量增加,康復無疑是個巨大的市場。然而在中國,雖然扶持醫療機器人產業的政策紅利不斷,但研發和產業化皆處于起步階段。其中,自主研發的手術機器人大多數處于臨床研究階段,因此跑在前頭的企業開始商業化探索。
例如:廣州一康醫療設備實業有限公司與上海璟和機器人公司研發了多種下肢康復機器人系統,并應用于臨床。蝶和醫療可提供包括上、下肢康復機器人在內的智能康復整體解決方案。除此之外,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研究機構也已分別推出了外骨骼機器人樣機。
康復機器人的出現極大的降低了康復師的工作量,提高了康復師的治療效率,并能促進患者的主動參與、客觀評價康復訓練的強度、時間和效果,使康復治療更加系統化和規范化。康復機器人的技術要求原本就相對較低,在人工智能技術的推動下,將迎來更為迅速的變革與迭代,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此外,發達國家的廣闊市場前景催生了眾多康復機器人廠商,它們投入了巨額的研發及推廣資金,大大提高了康復機器人的技術體驗和在治療師及民眾間的知曉度,進一步促進了康復機器人的普及。
綜合看來,未來智能化的醫療機器人將帶來一場新的醫療技術革命,隨之而來的將是更多的企業加入到醫療機器人產業化隊伍中,醫療機器人商業化、市場化的步伐將不斷加快。康復機器人的發展必須要進行系統的研究,要注重其與臨床的結合,最終能否真正有效、實際的運用到臨床,才決定機器人的成功與否。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