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緊抓發展契機 推進工業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國產化步伐

時間:2017-10-1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近年來,全球工業機器人巨頭紛紛在中國建立產業基地,全方位搶占市場高點。其中,ABB正籌劃建立重慶機器人應用中心;

工業機器人產業鏈中,上游核心零部件的受限于進口嚴重限制了我國工業機器人的發展,突破核心零部件生產的本土企業具備大規模產業化基礎,在競爭中具備優勢。目前,我國核心零部件的關鍵技術正在取得重大突破,部分實現了小批量的行業應用。未來將會有更多的機器人零部件實現國產化。

近年來,全球工業機器人巨頭紛紛在中國建立產業基地,全方位搶占市場高點。其中,ABB正籌劃建立重慶機器人應用中心;安川電機與武進國家高新區二期項目簽約,啟動建設第三工廠。庫卡宣布再次加大對中國的投資,建設中國二期廠房,以求繼續擴大產能。這為國產機器人行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也凸顯了中國在核心零部件等問題上久懸未決的瓶頸。

《中國制造2025》,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為推進我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國務院組織編制并于2015年5月8日正式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對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和跨越發展作了整體部署。

智能制造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自動信息化”、“互聯化”到“智能化”層層遞進、演變發展的。要實現智能制造必須以工業機器人為重要基礎,智能裝備和產品是智能制造的實現端,而工業機器人卻是智能裝備的重要基礎。

從結構上看,工業機器人由減速器、伺服電機、控制器、本體四大部件構成,前三者分別占整機成本約35%、25%、15%,然而這三大部件大多被外資壟斷,國內機器人整機制造企業在關鍵部件配套方面嚴重受制于人,基本沒有議價能力,甚至導致整機制造成本與進口整機倒掛。

以占機器人整機成本最高的減速器為例,目前精密減速器市場大半被日本企業占據,當下國外機器人在減速器上的成本在15-20萬,而國內的機器人的成本卻在30萬左右,比國外機器人成本高出近一倍。在伺服電機方面,國內公司的整體份額低于10%;在驅動器上同樣如此:國內80%的驅動器需要從歐美和日本進口。

當下零部件國產替代面臨的問題一方面是市場占有率較低,另一方面則是質量可靠性與穩定性仍有待提高。

對此,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機器人研究所所長趙杰表示,目前核心零部件的關鍵技術正在取得重大突破,部分實現了小批量的行業應用。“例如諧波減速器出貨量已經達到了每年8萬臺,RV減速器近幾年累計在自主品牌機器人上實現了近2萬臺的應用,這都縮短著我國產業核心零部件依賴進口的進程。”

目前,中國已將突破機器人關鍵核心技術作為重要戰略,國內廠商攻克了減速器、伺服電機等關鍵核心零部件領域的部分難題,初步實現了控制器的國產化,核心零部件國產化的趨勢逐漸顯現。

與此同時,國產工業機器人在市場總銷量中的比重穩步提高。國產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在國產工業機器人中的使用也進一步增加,智能控制和應用系統的自主研發水平持續進步,制造工藝的自主設計能力不斷提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采購規模增長和企業轉型需求,產業鏈下游重點領域的龍頭企業開始加快研發和自供機器人。

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智能制造正成為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帶動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對于企業而言,想要抓住工業機器人發展契機,工業機器人零部件亟需國產化突破,并且是規模化量產的突破,否則沒有意義。國內具有機器人零部件研制、本體制造和系統集成能力的機器人企業才具備大規模產業化基礎,能在接下來的競爭中占據優勢。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