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人工智能與物聯網創新之路迫在眉睫

時間:2017-10-1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近幾年來,深圳企業的人力成本、房租成本大幅快速攀升,越來越多的制造企業不得不選擇離開深圳,將工廠外遷到其他省市。

近幾年來,深圳企業的人力成本、房租成本大幅快速攀升,越來越多的制造企業不得不選擇離開深圳,將工廠外遷到其他省市。目前,深圳市決策者已經意識到制造業搬走的現狀以及后果,但是即使是房價降了,制造業還能重回深圳嗎?

最近深圳市政協公布調研報告稱,深圳大多數外遷企業不再是低端制造業,而是先進制造業,尤其是一些大中型企業。這個調查主題是要重新壯大深圳的實體經濟。在過去幾年的淘汰落后產能的過程中,深圳企業的人力成本、房租成本大幅快速攀升。越來越多的制造企業不得不離開深圳,包括華為、中興、富士康、歐菲光和大疆等知名龍頭企業,都將工廠外遷到深圳以外。深圳市決策者已經意識到制造業搬走的現狀以及后果,但是即使是房價降了,制造業還能重回深圳嗎?

對于電子制造業來說,以上這些現象很表面,其實勿需政協做四個月的調查,很多行業內的朋友早就知道實情。制造業搬走到其他省市了,深圳的電子設計業將會失去基石。在成都、南京、合肥、成都、武漢、西安,杭州、蘇州、無錫、甚至是晉江,這些原來在電子信息產業跟深圳相距甚遠的城市,現在都已經大力發展半導體產業、物聯網和人工智能了。

彩電、手機、電腦以及一些多媒體電器,過去一直是深圳電子制造與設計業中的重要產品。隨著這些產品的增長逐漸放緩,甚至出現負成長,深圳的電子制造與設計的上下游都面對同樣的問題:如何去尋找創新應用?

現在電子制造業還有三個主要的增長點:物聯網、自動駕駛/智能汽車、人工智能。這三個領域屬于新興增長領域,其創新對于技術的依賴比起以往傳統的電子信息產品對于上游供應鏈的依賴要大很多。過去深圳憑借其在元器件供應鏈上的壓倒性的優勢,一直領先著國內各大電子制造業城市。隨著物聯網、自動駕駛/智能汽車、人工智能這三個應用成為新的增長點的時候,深圳的優勢在哪里?

首先物聯網領域,隨著蘋果的智能手表不再出新款,智能可穿戴不太被消費者接受,有業內人士透露,深圳在過去一年中超過三千家做智能可穿戴的創業公司選擇了退出。智能家居行業同樣成為創業重災區,這塊市場沒有擺脫智能家居過去十幾年的市場老問題:除了智能照明,幾乎沒有找到上量的任何一個家居后裝市場的產品。物聯網在很多半導體公司眼中,只看好工業物聯網概念的產品前景。而工業類的產品,從來就不獨是深圳的強項。

再看自動駕駛或智能汽車,這個領域必須是跟汽車制造生產基地相關。全國的汽車生產制造基地,如果以出貨量來看,僅有比亞迪一家汽車總部的深圳,在汽車出貨量的排名榜,甚至排不進前十。

最后看人工智能。作為智能化最完善的城市之一,深圳在視頻監控領域上,絕對有領先的優勢。海思成為了國內最強的視頻監控芯片供應商,再加上深圳有眾多的安防企業,在軟硬件的研發優勢,讓深圳成為了借助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安全監控,而讓市民感覺最安全的國內城市。創立于2014年的深圳云天勵飛技術有限公司,利用基于視覺芯片、深度學習和大數據技術的視覺智能加速平臺“天目”,實現了一個億萬人臉秒級定位。云天勵飛深目平臺,可以將原來深圳警察10個人一個星期的工作量縮短到一秒內,準確率提高到10~100倍。

然而,人工智能更多基于智能語音識別、聲音識別、環境感知、機器視覺、深度學習、卷積神經網絡、大數據、云計算的技術,需要的更多的科研課題型研究,以及巨大的企業研發投入。而歷來看重市場產出的深圳企業文化,暴露出了高校或科研機構人才不夠、企業研發投入不足、追求短期經濟利益項目的弱項。不要說上海北京這類高校人才聚集的城市,西安、成都、合肥、重慶、武漢這些二級城市,其房價不高,科研氣氛濃,對于人工智能這類前沿性研究,高校有著天然的優勢。人工智能的市場反而更容易出現好的成果。合肥科大訊飛、蘇州思必馳、北京云知聲、百度AI等幾大語音識別企業,都不是出自深圳,但深圳眾多的基于語音識別創業的企業(智能音箱、語音陪伴機器人、語音識別的玩具),都需要向這三大企業,交技術授權費或權利金。

最后再來談一談深圳的電子設計企業和供應鏈。深圳有著全國最強最多的硬件設計工程師群體,包括原廠、分銷商、獨立方案公司和整機系統企業,都有著自己的工程師。在過去多年的電子信息產業成長過程中,深圳的工程師是離產業最近,實戰能力最強的。但是,在原廠的合并、供應鏈的調整以及制造業的轉移過程中,深圳的工程設計群體,面臨著工作崗位流失、新項目參與不足、技術陳舊老化、企業給工程師提供的工資待遇不升反降的問題。如果深圳市不能在加強制造業的同時,鼓勵對物聯網、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政策支持,甚至是扶持,不僅深圳的制造業回不來,深圳的設計創新之根本基石,也將會被動搖。

深圳,該醒了。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以太網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