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技術前沿 > 資訊詳情

手術機器人比外科醫生更精確 助理外科手術醫療

時間:2017-10-1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據美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網站15日消息,智能軟組織自主機器人(STAR)的研究團隊日前公布了最新成果:在一系列實驗中,STAR機器人的切割比專業外科醫生更精確,且對周圍肌肉的傷害更少。

據美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網站15日消息,智能軟組織自主機器人(STAR)的研究團隊日前公布了最新成果:在一系列實驗中,STAR機器人的切割比專業外科醫生更精確,且對周圍肌肉的傷害更少。業內專家認為,這預示著外科手術的未來。

當患者躺在手術臺上等待外科醫生從體內切掉腫瘤,無疑都希望切口盡可能的精確,不殘留任何可能導致復發的腫瘤碎片,更不要切除其他健康組織。現在,研究人員表示,自主機器人外科醫生可以做到。

日前,智能機器人與系統國際學術會議(IROS2017)召開,這是全球機器人領域最大規模、最具影響力的會議之一。會上,STAR機器人的發明者宣布,在此前進行的實驗中,STAR機器人表現出的切割比專業外科醫生更為精準,對周圍肌肉的傷害也更少。

早在2016年,STAR機器人已經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它成功地將兩段豬腸縫合在一起,比經驗豐富的外科醫生更為規則,用于做手術的活豬也沒有出現任何并發癥,為機器人獨立完成手術邁出了重要一步。

而此前人們所說的外科手術機器人,并不能自主進行手術,僅僅是向手術提供有用的機械化幫助。美國馬里蘭大學機械工程專家艾利克斯·克里格表示,這項最新成果讓他真的相信,自主機器人應是外科手術的未來。他表示,該技術將首先出現在手術的小部分功能上,隨后會越來越復雜,其一旦完全開發和驗證,人們會看到手術將由這樣的機器人來進行。

研究團隊表示,他們下一步將訓練STAR機器人處理具有復雜三維形態的腫瘤,這將需要新的攝像機進行視覺跟蹤以及更為復雜的手術規劃軟件。

編輯視點

因為一場車禍導致雙手粉碎性骨折的奇異博士,不用去學超能力讓雙手恢復了,因為有了STAR啊!從現有消息來看,STAR在切割方面表現良好,這實際上是對外科醫生精貴雙手的一種解放。畢竟,人做手術總會疲勞,一些精細手術連呼吸都會對其產生影響。當然,機器取代不了外科醫生,醫生得告訴機器切哪里、怎么切,還要在旁監督。但是,機器能避免醫生犯下人類才有的低級錯誤。未來的手術,恐怕會是“人機結合”的手術。來源:科技日報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