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全球先進互聯工業企業霍尼韋爾公司計劃分拆非核心資產并創建至少兩個上市公司。作為一家多元化公司,霍尼韋爾業務涉及航空產品和服務,樓宇、家庭和工業控制技術,渦輪增壓器以及特性材料。曾被美國“財富”在雜志評為最受推崇的20家高科技企業之一。
和GE一樣,投資者對霍尼韋爾施加了壓力。上個月MorganStanley對霍尼韋爾評級為增持,最新目標價為149.00美元。其股東之一對沖基金ThirdPoint認為,霍尼韋爾和同樣處于自動化行業的競爭對手相比,價值被低估了,分拆航空航天業務將能為股東創造200億美元的價值。
據悉,霍尼韋爾正考慮將渦輪增壓器業務并入新成立的公司,渦輪增壓系統業務目前歸屬于霍尼韋爾旗下航空航天業務部門,最早可能是本周五宣布分拆計劃。
霍尼韋爾市值已經達到1000億以上,在2017年《財富》美國500強排行榜中,霍尼韋爾排名第73位。如果此次分拆成功,可能影響世界排名。
收購聯合技術失敗
霍尼韋爾對聯合技術作為航天和建材領域強勁的對手,外界普遍認為,兩者整合業務將能為股東創造巨大的價值。去年,霍尼韋爾找提出收購聯合技術被拒絕,理由是反壟斷因素,合并需要剝離大量資產,這對聯合技術股東不利。
2015年聯合技術的股價下跌了26%,原因是業績未達到預期,使得其市值落在了霍尼韋爾。當時霍尼韋爾公司處于強勢,而聯合技術處于弱勢。換句話來說,聯合技術變得便宜了,霍尼韋爾用可以用更少的自身股票來換取受挫的聯合技術股份。
霍尼韋爾并不認可聯合技術公司以反壟斷監管作為拒絕理由,通過政府的反壟斷審查并不困難,只需出售兩家公司目前所重合的部分業務,就可滿足政府監管的需求。據內部人員透露,如果霍尼韋爾以現金出價,而不是用股票價值來定價,聯合技術的決定可能會完全不同。霍尼韋爾以股票來定價,此次收購最后以失敗告終。
為數字化做準備
作自動化技術的先驅,霍尼韋爾一直希望將工廠中所有主要的維修工作實現數字化。霍尼韋爾已經開發了一系列工具,幫助工廠數字化轉型。
這些工具包括風險管理器,一個實時數據收集和分析軟件平臺,可持續監測流程控制系統。通過這個平臺,可以防止意外停機以及生產損失,是現代自動化系統必備的工具。
此外,霍尼韋爾還開發了在線安裝網站、在線零部件網站、在線技術支持等服務等等。霍尼韋爾希望通過互聯工廠項目,幫助企業洞察生產數據,提供生產效率。
霍尼韋爾在中國化
目前,霍尼韋爾三大業務集團已經落戶中國,分為航空航天,特性材料和技術以及自動化控制系統的實驗室,投資總額約10億美元,在上海設立了霍尼韋爾中國研發中心,中國擁有上萬名員工。
航空航天集團主要面向商用、國防和航空飛機等用用戶,提供輔助動力裝置、航空零備件、航空電子產品及機輪剎車等維修服務。霍尼韋爾同時擁有飛行和跑道安全、發動機、駕駛艙和客艙電子設備、空中上網、物流以及其他保證飛行安全、提升飛行效率、提高乘客舒適度的技術。
自動化控制系統集團主要為制造業提供創新產品、解決方案和系統。包括:建筑智能系統部、環境自控部、安防與消防部、工業安全部、以及傳感與生產力解決方案。霍尼韋爾還是全球領先的特性材料、工藝技術和自動化方案供應商,為各行各業提供廣泛多樣的高性能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