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百度宣布Apollo1.5正式對外界開放,同時宣布推出Apollo基金“雙百計劃”,將在三年內投入100億資金,完成超過100家項目的投資,這將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自動駕駛專項基金。
同時,激光雷達制造商Velodyne將為Apollo生態成員提供專享特權,現代、Udacity、先鋒等17家來自OEM主機廠、Tier1供應商、開發者生態公司和初創科技公司的優質伙伴加入Apollo。
百度Apollo合作伙伴已增加到70家。
在今年7月5日的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集團總裁兼首席運營官陸奇公布了Apollo詳細的開放路線圖并發布Apollo1.0,在接下來的兩個多月時間里,Apollo加速了迭代進化。
在今天的Apollo1.5發布會上,Apollo平臺研發負責人王京表示,“Apollo保持著每周數十次頻率的代碼更新,兩個多月時間新增6.5萬行代碼。同時,Apollo獲得全球開發者的積極響應。截止目前,共有1300多個合作伙伴下載使用了Apollo開源代碼,近百個合作伙伴通過Apollo官網申請開放數據。上線當月,在全球最大的開源社區Github的全球C++類項目中排名第一,6000多個開發者推薦使用Apollo開源軟件。”
“Apollo的合作也在迅猛落地,目前Apollo已同合作伙伴簽署量產方案、產品研發以及合作意向等超過50起。直接受益于Apollo1.0的金龍客車實現了Apollo賦能的首例商用車落地實例。”
Apollo已初見影響力。
百度智能駕駛事業群組總經理李震宇表示,“Apollo1.5平臺將包含障礙物感知、決策規劃、云端仿真、高精地圖服務、端到端的深度學習(End-to-End)等五大核心開放能力,并支持晝夜定車道自動駕駛。”
也就是說基于Apollo1.5開放平臺開發的自動駕駛汽車將新增兩大特點:一方面,即使在夜間惡劣的視覺環境下,也能實現精準障礙物識別,保障夜間安全行駛。
另一方面,能夠實現對異形障礙物(非典型交通場景)的識別,例如大型犬、足球、垃圾桶等。
而這兩大特點也直接體現在國內新銳創業公司Momenta團隊中,這是一只年輕的團隊,他們的團隊成員主要來自清華等高校學生。
在發布會現場這只年輕的團隊播放了一段基于Apollo1.5平臺開發的自動駕駛汽車測試視頻,從視頻中可以看出即便是在光線很弱的夜間環境下,搭載Apollo1.5技術的無人駕駛車對于障礙物識別的精度也非常高。而前車突然并線、行人橫穿馬路等典型交通場景,以及垃圾桶、大型犬等非典型交通場景也可以精準識別。
百度Apollo給年輕人提供了一個探索的舞臺。
Apollo平臺解決方案負責人孫勇義表示,“Apollo仿真平臺是業內唯一開放的、內置高精地圖的、為自動駕駛量身打造的仿真平臺。它擁有海量真實的中國交通場景數據,基于大規模云端計算容量,能夠打造日行百萬公里的虛擬運行能力。”
Apollo高精地圖是自動駕駛汽車專用高精地圖,高精地圖作為自動駕駛的基礎,包含每條車道的厘米級精度三維幾何信息以及其它數百類的屬性,不僅可以使車輛實現厘米級高精度自定位,也為自動駕駛感知和決策規劃提供數據支持。
百度高精地圖在數據處理方面分為動態和靜態,動態數據由實時路況層、交通事件層組成,靜態數據則包括數據更新層、交通設施層、車道層、道路層的數據。
相比較普通地圖而言,高精地圖增加了大量的幾何信息、車道信息、交通標志信息。整個屬性從40多種變成兩三百種,相對精度達0.1-0.2米,實現了精細化程度最高。
而Apollo仿真引擎是推動Apollo能力快速創新的核心,云端仿真是Apollo開放平臺的重要工具鏈,擁有海量的場景數據,基于大規模云端計算容量,打造日行百萬公里的虛擬運行能力,形成一個快速迭代的閉環,讓開發者輕松實現“日行百萬公里。
Apollo1.5開放的仿真數據包括:仿真場景,基于路型,包括十字路口、掉頭、直行、彎道等。基于障礙物類型,包括行人、機動車、非機動車等。基于道路規劃,包括直行、調頭、彎道、轉彎、并道等。基于紅綠燈信號,包括紅燈、黃燈、綠燈等。
算法上傳與場景運行:支持同時多場景的高速運行。支持單算法模塊的上傳運行,提供基于Apollo基本整車環境的單個模塊的仿真結果。系統整套算法和運行環境的上傳與運行。
智能判別系統:碰撞檢測、闖紅綠燈檢測、限速檢測、在路檢測、到達目的地檢測。
算法3D可視化:提供實時路況,包括當前車道、紅綠燈、限速。算法模塊輸出的可視化信號,包括路徑規劃、動態障礙物、無人車規劃軌跡等。無人車狀態的全局信息,包括速度、剎車油門狀態。
同時高精地圖依托模式識別、深度學習、三維重建、點云信息處理等世界領先的技術,其數據自動化處理程度已達到90%,能自動識別包交通標志、地面標志、車道線、信號燈等上百種目標,準確率高達95%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Apollo高精地圖將覆蓋全國所有高等級道路及重點城市道路。
Apollo1.5平臺還為開發者及合作伙伴提供詳細的開發文檔、完善的調試工具、快速的實車驗證。
同時,Apollo1.5平臺首次開放核心障礙物感知和決策規劃模塊,首次開放云端仿真服務。
開放deeplearningbased障礙物感知,開放多次迭代和多決策并行的決策規劃架構,架構先進性。
開放激光雷達云端標準,支持外部合作伙伴方案的感知和規劃接口,更有擴展性。
在開發者社區建設方面,Apollo與硅谷在線教育平臺優達學城(Udacity)達成合作,將通過推出自動駕駛全體系課程、專項競賽和人才服務等在全球范圍內培育自動駕駛人才,同時還將與國內知名開發者社區CSDN、極客邦等共建開發者社區。
百度Apollo1.0升級Apollo1.5雖然只有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但對百度來說不僅僅技術的革新,更是身份的轉變。
通過百度Apollo平臺我們可以看到創業公司智行者科技通過百度Apollo高精地圖實現了復雜環境下的高精度定位,同時運用Apollo云端仿真能力有效提升效率、加快研發速度。并在此基礎上打造的無人駕駛掃路車現已在北京的一家園區正式開始工作。
而客車生產商業金龍客車也在通過百度Apollo平臺積極的開展客車自動駕駛研究,并且新產品也將落地。
百度Apollo計劃,從提出到大踏步前進,讓外界看到了百度在人工智能時代的多年積累似乎到了噴發的時點。
開放系統,成立產業基金,廣泛地吸引合作伙伴加入,讓百度在移動互聯網向人工智能時代的過渡光芒閃耀。
只有開放才會讓大數據產生價值,并讓大數據獲得更高維度的成長。智能駕駛正成為百度布局人工智能產業落地的突破口。而百度的積極推動,正讓中國智能駕駛領域的新興創業公司在起步階段獲得了積極的引導與幫助。
從這個角度而言,百度Apollo這樣的平臺已超越了自動駕駛技術服務運營商的角色,對于中國汽車產業的跨界生長與進化也是一支值得關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