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協鑫、隆基、阿特斯、晶科、晶澳、天合光能等在內的十多家中國光伏巨頭企業,以及那些對美國出口光伏組件較多的公司,都在等待一份來自美國國際貿易局(ITC)的調查認定結果。
這份結果,按照計劃將會在美國當地時間9月22日發出。原本,結果應于一個月前完成,但由于案情復雜,調查被延期了30天。這份認定結果出爐后,將會在今年11月13日前向美國總統特朗普提交,然后等待做出最終的裁決。
最終的裁決結果,將會對所有非美國生產的商品帶來不利影響。而中國廠商將會成為重災區之一。
據美國海關數據顯示,在2016年價值超過80億美元的進口組件中,有15億美元來自中國——這還不包括那些為了避開“雙反”、在馬來西亞和泰國等東南亞國家開設工廠的中國企業所生產的產品。
ITC此次針對光伏產業的上述調查被稱為美國光伏“201案”。
經濟觀察報采訪發現,將美國拉向光伏貿易戰邊緣的角色,其實是一家在4個月前已經宣布破產的美國太陽能公司,名為Suniva。這家公司在今年4月底宣布破產時,接受了一家名為SQN資本的公司的貸款援助。而作為貸款的條件之一是,讓Suniva根據“201條款”,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提出請愿,調查進口光伏電池和組件是否對美國本土光伏行業造成了嚴重損害。
據業內人士透露,指使Suniva提請“201調查”的SQN公司曾于今年5月3日給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發過一封郵件,并表示,曾向Suniva提供超過5100萬美金的貸款用于購買設備,如果中國的光伏廠商愿意花5500萬美元買走那些設備,那么公司就會撤銷這起貿易訴訟。
現在,這場肇始于受到幕后指使的、一家美國已經破產的光伏公司的“201調查”,來到了最緊張的時刻。
“201調查”
美國當地時間8月15日7點30分,包括光伏企業代表、光伏行業協會代表、工會代表、以及媒體和政策機構代表等的100多人在位于美國華盛頓的ITC大樓外排起了長隊。他們將要參加的是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nternationalTradeCommission,簡稱“ITC”)舉行的“201條款”調查聽證會。
“201條款”是美國政府對由于進口產品造成本國制造業損害的貿易保護條款。如果某個企業根據“201條款”,向ITC提出,其行業產品由于受進口增加而遭遇嚴重損害,ITC就需要對該產品的全部進口國進行全球保障措施調查,對損害情況進行裁定,并在120天(特殊情況為150天)內向總統提交報告和建議。美國總統則根據法律授權,在收到ITC報告后60天內做出最終裁決。
光伏“201案”最初起源于2017年4月27日,剛剛宣布破產的美國太陽能公司Suniva提請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要求運用“201條款”,對非美國制造的所有太陽能光伏產品實施貿易救濟,設立最低進口價格。隨后一個月,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發布公告,稱應國內光伏企業Suniva申請,對全球光伏電池及組件發起保障措施調查(“201調查”)。
2017年5月17日,ITC接受了Suniva公司的訴求,對于進口至美國的晶體硅太陽能電池及組件啟動“201調查”。曾于2011年、2012年兩次發起向中國光伏企業征收“懲罰性關稅”的美國“雙反”案的始作俑者,于今年5月份宣布破產的SolarWorld公司隨即也加入了這起訴訟。
輿論立時嘩然,業內普遍開始擔憂,這主要是因為,較之雙反等貿易救濟措施,美國“201條款”更具隨意性,且殺傷力更大。一定意義上講,一旦Suniva公司的申請通過,全球光伏貿易戰或將全面升級。
這也引起了全球光伏業界的普遍關注?!皫缀跛械拿绹袌龉夥笸笃髽I和知名人士都出席了8月15日的聽證會?!卑⑻厮龟柟怆娏瘓F員工馬女士作為企業代表,隨同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牽頭組織的中國光伏企業代表團,出席了此次聽證會。她對經濟觀察報回憶道,除了阿特斯以外,諸如SunPower、FirstSolar、NRG、AES等的光伏企業都派代表出席。
會場后排,還坐著美國光伏行業協會組織的30多名代表,統一的黃色文化衫上印有“反對關稅,保護光伏工作崗位!”的字樣。
據商務部數據顯示,2016年美光伏市場新增裝機容量14.76GW,同比增長近一倍,行業就業人數增長25%。在商務部發言人看來,進口光伏產品并未對美國內產業造成損害,反而對相關產業發展和擴大就業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美方如發起調查,必將損害國內相關產業,影響工人就業。
這種關于損害國內產業的擔憂彌漫在美國光伏產業相關方心頭。9月21日,在ITC損害宣判前夕,來自內華達州、科羅拉多州、馬薩諸塞州、北卡羅來納州的四位州長遞交了聯名信表示反對,他們認為該調查一旦實施,成倍的價格將使太陽能裝置的安裝率在2019年下降超過50%,并稱該調查將使美國減少88000個就業機會,其中包括大量的制造業崗位。
同樣躺在ITC委員會辦公桌上的還有來自太陽能工業協會(SEIA)的信件。SEIA在致ITC委員會秘書LisaR.Barton的信中指出,Suniva僅提交了201節的請愿書,以獲得聯邦援助償還債權人的不良投資。但是,Suniva或SolarWorld都沒有提交一份生存計劃,解釋如果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給予救濟,他們將如何計劃有效運作組件制造業務。
“進口并不是這些公司的核心問題。而是管理不善、質量差、客戶服務差?!盨EIA總裁兼首席執行官AbigailRossHopper指出,據他所知,目前沒有國內工業在并無公開解釋如何重組的情況下,在保護法下得到進口救濟。
而根據ITC公告,由于案情復雜,“201調查”將延期至30天至9月22日做出損害認定,并在11月13日前向總統提交調查報告。
始作俑者及其指使者
為何經營不善的Suniva會將公司破產歸咎于進口上,并且提出“201調查”呢?
今年4月17日,美國光伏電池廠商Suniva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破產保護下,申請公司會繼續經營并進行重組,同時債權人不能催債。在這段期間內,需要一筆新的貸款支持公司日常運營。Suniva的DIP貸款是由一家名為SQN資本的公司提供,而SQN的條件之一正是讓Suniva根據“201條款”,向USITC提出請愿,讓USITC調查進口光伏電池和組件是否對美國本土光伏行業造成了嚴重損害。
雖說“201條款”適用于所有非美國生產的商品,但在光伏這個案例中,一大部分的矛頭指向了中國廠商。據美國海關數據顯示,在去年價值超過80億美元的進口組件中,有15億美元來自中國——這還不包括那些為了避開“雙反”、在馬來西亞和泰國等東南亞國家開設工廠的中國企業所生產的產品。
而指示Suniva提請“201調查”的SQN公司,也許正是為了勒索中國的光伏廠商。據業內人士透露,該公司曾于5月3日給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發過一封郵件,并表示,曾向Suniva提供超過5100萬美金的貸款用于購買設備,如果中國的光伏廠商愿意花5500萬美元買走那些設備,那么公司就會撤銷這起貿易訴訟。
但不管為何,發起的“201調查”確確實實正在對中國光伏行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業內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表示,相比“雙反”條款,美國“201條款”更有隨意性,且殺傷力更大。所以,Suniva公司的這一申請如果通過,全球光伏貿易戰將全面升級。
當然,除了中國,這種影響還將波及亞洲乃至世界的光伏產業。亞洲光伏產業協會主席朱共山介紹道,亞洲地區的光伏制造產業鏈在全球占據絕對主導位置,截至2016年底,亞洲企業的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產能分別占到全球的71.2%、95.8%、96.8%、89.6%,他表示,人為設置貿易壁壘并不能保護本國的產業發展。
盡管主流的美國光伏制造企業及開發商均作證反對有關訴求,但在貿易爭端方面的政治角力才是影響初步裁決結果的關鍵。事實上,在一定程度上,這迎合了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競選中發表的關于發展清潔能源的言論,其目的可能是要更多的制造企業回流美國。
9月22日的認定結果是ITC針對光伏組件的第一次損害宣判,內容包括:初步判斷美國ITC對后續保護措施的傾向,并對美國乃至于全球光伏產業鏈的供給、價格等方面帶來巨大的影響。
在美國,ITC結果出爐前的最后一刻,反對此次“201調查”的聲音仍然不絕于耳。目前,在美國已經有16名參議員和53個眾議院聯名起來,反對此次“201調查”。
商務部發言人早在4月28日就對此表示,近年來,美國連續對國外光伏產品發起反傾銷反補貼調查,已對美國內產業提供了救濟措施。在此背景下,如美方再次發起保障措施調查,將是對貿易救濟措施的濫用和國內產業的過度保護,會擾亂全球光伏產業鏈的正常發展秩序。
此前,國內包括協鑫、隆基、阿特斯、晶科、晶澳、天合光能等十多家巨頭企業公開發布聲明反對美國“201調查”。
潛在的影響
光伏上游產品價格在7月-8月出現了飆升。
事實上,大規模的光伏產業供應鏈自今年5月份,就已經開始趨向供應偏緊。究其原因,正是因為Suniva就國際貿易組織“201條款”訴求所導致的?!?01條款”訴求方要求將光伏組件價格提升至每瓦0.78美元,較目前現貨價格高86.6%。光伏業內人士告訴經濟觀察報,光伏組件價格提高將大幅度影響美國光伏電站開發商的項目回報,因此美國光伏開發企業大幅增加光伏組件備貨以應對潛在懲罰性關稅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所以,在“201調查”結果宣判之前,為了減少可能的損失,美國不論是上游的制造商或是下游的電站投資商都選擇了將需求提前,希望光伏產品能夠在9月22日之前進關,以規避繳交保證金的風險。
招銀國際對此分析道,美國光伏組件開發商就已簽署項目以作光伏組件儲備,對未決項目則因光伏組件價格不確定性較高,因此判斷因“201條款”所帶來的光伏組件需求已逐漸減弱。對于2017年余下時間及2018年的短期價格影響,將受“201條款”的裁決結果決定。
在EnergyTrend分析師看來,“201條款”若通過,最后的價格應會趨于合理。比對歐盟對中國提出的限價限量價格,組件為每瓦46歐元、電池為每瓦23歐元;美國“201條款”應該也會接近這個水準。
“20多萬人的就業不會全部卡死,還是要平衡上下游的利益。”業內人士對經濟觀察報預測道。
上述業內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表示,“201條款”將直接影響美國光伏下游產品的成本上漲,客觀上導致美國新能源行業,尤其是光伏行業的大幅衰退。
“全球占比高達96.8%的電池、89.6%的組件將無法進入美國市場。”亞洲光伏產業協會主席朱共山預測道。
在前述聯名上書ITC表示反對調查的四名美國州長看來,這并不是好事?!拔覀兊墓裾谝蟾嗟那鍧嵞茉?該項關稅卻可能導致美國失去了47個千瓦的太陽能設施?!彼麄儞鷳n,成倍的價格將使太陽能裝置的安裝率在2019年下降超過50%,影響當地大規模儲能和消費者裝機的進展。
事實上,從今年5月起,美國光伏開發商們就加緊了儲備光伏組件的步伐。他們的普遍擔憂來源于,美國企業Suniva就“201條款”的訴求可能會導致懲罰性關稅的發生。
GTMResearch和SEIA發布了最新的美國太陽能市場調查報告。報告顯示,2017年一季度美國新增太陽能光伏發電量為2.44GW,總裝機量達到了44.7GW,足以為800多萬戶家庭供電。該報告預計,在接下來的5年里,總裝機量將增加近兩倍。而此時的“201案件”走向,或將為這個欣欣向榮的產業蒙上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