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無人駕駛陷“無人”困局?不重建民眾信任,馬斯克再吆喝也沒用!

時間:2017-09-2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自動駕駛技術正大受吹捧,谷歌和特斯拉等科技巨頭也都在緊鑼密鼓地布局自動駕駛,我們因此總有一種錯覺,仿佛再過個三五年無人駕駛汽車就能滿街跑

自動駕駛技術正大受吹捧,谷歌和特斯拉等科技巨頭也都在緊鑼密鼓地布局自動駕駛,我們因此總有一種錯覺,仿佛再過個三五年無人駕駛汽車就能滿街跑,而人類也很快將從駕駛座上解放出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也許自動駕駛時代終將會到來,但現在還真不是時候。

此前的美國汽車協會(AAA)調查顯示,普通人對自動駕駛的接受程度并不高,有超過3/4的受訪者表示害怕乘坐無人駕駛汽車,這無疑與廠商們對無人駕駛的高度熱情形成了鮮明反差。

同樣,美國權威IT研究與顧問咨詢公司高德納也做了一項調查,結果發現民眾對于乘坐無人駕駛汽車仍然持謹慎態度——在美國和德國的近1500位受訪者中,有55%的人不愿搭乘全自動駕駛汽車。

大家對自動駕駛態度保守是一方面,而自動駕駛技術本身不足夠成熟則是另一方面。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經常為無人駕駛吆喝,去年秋天他宣布特斯拉的全系車型都可以實現“完全無人駕駛”,但這一說法最近卻被自家工程師打臉,稱“無人駕駛系統尚不足以安全地控制一輛車”。此外,據說因為與馬斯克觀念不合,特斯拉已有10多名頂尖工程師離職。

有些人應該還記得去年發生的全球第一起無人駕駛死亡事故:一輛特斯拉ModelS在使用Autopilot自動駕駛模式行駛時,在十字路口與一輛大型卡車相撞,司機當場身亡。

而去年中國也發生過這樣的事故,在京港澳高速公路河北段,一輛特斯拉ModelS追尾了停靠在路邊的道路清掃車,司機同樣當場死亡。

這一系列事件不得不引起外界對無人駕駛的質疑,盡管馬斯克曾拿出數據,證明自動巡航的安全系數是傳統駕駛的2倍,但大家還是懷疑無人駕駛無法應對復雜的路況,同時擔心汽車在發生意外時出現系統故障,危及人們的生命安全。

法律也在想辦法實現對無人駕駛汽車的監管,但在監管標準、保險責任等問題上卻遇到了問題。比如在發生事故后,汽車廠商、軟件廠商和保險公司分別該承擔多大的責任;而法律如果過于嚴苛,是否會限制自動駕駛的發展,同時令消費者不敢去嘗試自動駕駛汽車。

我們應該因為潛在的危險就放棄無人駕駛嗎?這當然非常荒唐,只能說在技術真正成熟前無人駕駛將有一段艱難的路要走。

有人將自動駕駛稱贊為“自統一安裝安全氣囊之后,汽車業和行人安全的最大進步”,事實上無人駕駛真正普及的那一天也將是整個世界發生巨大變革的一天。如今,已經有司機開始將駕駛權交給自動駕駛系統,而自己享受“一心二用”的聊天、上網、追劇的生活了。

英國Whatcar.com網站調查了900位車主,其中49%的受訪者表示在交通擁堵的時候會開啟自動駕駛,也許當更多人接觸這項技術并消除恐慌后,大家也會愿意在更多的駕駛場景下開啟自動駕駛。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