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華南首例機器人輔助骨折固定術在佛山完成

時間:2017-09-2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日前,廣東省佛山市中醫院機器人輔助醫生,為一名股骨頸骨折患者,精準高效完成了骨折閉合復位內固定術,人工智能在精準醫學應用方面實現又一新突破。

日前,廣東省佛山市中醫院機器人輔助醫生,為一名股骨頸骨折患者,精準高效完成了骨折閉合復位內固定術,人工智能在精準醫學應用方面實現又一新突破。

骨科專家操縱機器人為患者手術

患者陳先生(化名)近日不慎跌倒導致股骨頸骨折,需要進行閉合復位內固定術。19日上午,廣東省佛山市中醫院劉效仿教授親任主刀醫生,帶領團隊為患者手術。與以往所不同的是,骨科手術機器人首次加入其中。令人驚喜的是,通過機器人的智能輔助、精準定位,醫生將空心螺釘準確打入骨折部位,精度達到亞毫米級,手術時間縮短了大約一半,減少了對病人的二次損傷以及術中輻射,大大提高了手術效率和質量。

劉效仿表示,手術效果令人滿意。他說,以往的股骨頸骨折空心螺釘內固定術,醫生通常是憑借經驗、手感、空間想象和術中反復的X光透視驗證導針進入的角度和深度來完成操作,由于醫生空間想象的不足和人手穩定性的缺乏,手術操作困難,且風險較高。“經驗豐富的醫生可能至少驗證3到5次,經驗較少的甚至可能要驗證十幾二十次,導針調整的次數越多,對患者造成的傷害越大,同時醫患接受的放射線輻射也會隨之增加。”現在有了機器人后,醫生可以在電腦系統一次規劃多枚螺釘路徑,并在機器人的引導下精準鉆入導針。整個手術基本上僅需要在術前復位、術中定位、螺釘進入后這三個環節獲取圖像便可,X射線輻射總量大幅降低,同時實現精準高效的目的。

這臺骨科手術機器人名叫“天璣”,是由北京積水潭醫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天智航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科學院共同研發,是目前國際上唯一能開展脊柱全節段、骨盆髖臼及四肢骨折手術的骨科機器人。通過骨科手術機器人開展手術,精確度達到0.8毫米,減少術中輻射70%以上,并具有減少失血量和術中軟組織創傷等優勢。如今該機器人已經在國內多家醫院配合醫生順利完成了多例手術。相關成果獲得2015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而佛山市中醫院此次實施的為華南地區首例,應用的“天璣”是第三代、也是最新一代機器人。

臨床徐工程師介紹,“從仿生學的角度形容,光學跟蹤相機就像是機器人的眼睛,實時監控整個術區環境,機械臂就是機器人的手,6軸的設計兼顧了運動靈活性和操作穩定性,且能達到亞毫米的精度,可用于不同類型的手術適應征。而電腦系統就等于機器人的大腦,智能傳達醫生的想法給以上兩個設備。”徐工說,通過骨科手術機器人可以置入具有更好力學分布的螺釘,有了它的輔助,醫生便可實現理想中的手術效果,且手術創面小,出血量少,術后恢復快,效果可以說是完勝以往。

“解決了精準和高效的問題,對病人和醫生來講都有本質的改變。”佛山市中醫院劉效仿教授欣喜地說。

劉效仿教授表示,骨科手術機器人除了精準高效,還大大縮短手術醫生的學習曲線和手術經驗曲線,使不同年資的手術醫生能做出同樣高品質的手術。佛山市中醫院第一步將骨科手術機器人應用于創傷骨科手術中,接下來將擴展至脊柱、關節等環節。而據徐工介紹,隨著機器人技術的不斷研發改進,未來其應用范圍還將擴大至其他外科領域。

目前,佛山市中醫院計劃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聯合創建國家級骨科手術機器人應用中心,制定臨床指導方案和標準化操作流程,開展相關培訓,進一步擴大骨科機器人的臨床應用和提高應用質量,提升整體醫療水平,為提供精準、高效的醫療服務不斷探索、進步。

更多資訊請關注醫療機械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