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9日,IBM中國物聯網峰會在上海舉行。會議期間,來自全球及國內的行業領袖、技術專家、與來自各界的物聯網領先實踐者們從全球視野與本地實踐的角度,圍繞中國制造2025、環境治理、工業與食品安全等關乎國家與民生大計的重大議題,深度剖析了如何更好地把物聯網與傳統產業進行深度融合,為中國企業的數字化重塑賦能。
當今物聯網產生的數據80%都未被妥善收集和利用大量數據以非結構化的形式存在,且通常在前60秒就會丟失,認知系統將為“沉睡于黑暗”中的數據帶來光明,企業亟待利用認知物聯網發展的契機為之賦能。IBM經過多年和全球企業的實踐,總結出以下三個方面,供中國企業從戰略上思考,做好擁抱物聯網的準備。具體包括:第一,產品的研發即符合物聯網世界的需求,由軟件驅動并與上下游合作伙伴的系統無縫銜接;第二,讓設備充分互聯,利用產生的數據,及時了解系統運營的狀況,針對潛在的危險和意外及時采取措施,從根本上降低運營和維護費用,提高運營效率。第三,通過物聯網重拾與客戶的互動,通過新服務、優秀的設計和客戶喜愛的新功能改變現有產品,從而創造新的競爭優勢,并努力保持。
通力電梯作為IBM重要的合作伙伴,也參與了本次峰會,并在會議上做了精彩的分享。
通力大中華區傳播與公共關系總監姜瑛女士在會上介紹了通力與IBM的合作成果。通力在2016年與IBM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利用IBM物聯網云服務平臺收集和存儲設備數據,分析數據的洞見,構建應用程序并開發新的解決方案。2017年,通力推出了全新的通力遠程監控服務,創建了真正智能化的電梯和自動扶梯服務平臺。據悉,通力遠程監控服務都已被投放至目標市場進行試用,目標在未來幾年內,使連接至云端的電梯和自動扶梯數量增一百萬臺。
在峰會的展覽區域,通力設立了電梯模型,向大眾展示全新的通力遠程監控服務。通力在IBM物聯網云平臺上集成了公司的SAP核心系統,電梯的所有實時運行數據,都可以通過電梯內的嵌入式傳感器實時的傳輸、收集和存儲于云端。再通過大數據分析和認知計算處理之后,就可以對即將發生故障的電梯進行預警,并主動向電梯管理者推送信息提醒,極大地縮短了故障解決時間。
電梯安全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是通力電梯一直致力解決的問題。利用IBM物聯網技術,通力電梯對每一部電梯的運行數據進行實時監控,除了對電梯發生故障的前兆進行預警,系統還可以為現場維修工程師提供決策建議,使他們能迅速制定最合理的行動方案,從而快速消除故障,減少停運時間。
在本次峰會現場,通力大中華區新梯設備業務總監TuomasOijala先生接受了媒體采訪,分享了物聯網在通力電梯制造和智能化上的運用:“通力的生態系統并不僅僅局限于自主運用,生態系統合作伙伴和第三方同樣可以調用平臺上的API與通力的系統進行對接,并進行應用的自主開發,對現有服務進行整合并創建新服務,比如調控和改善建筑內客流、調控電梯的速度和溫度、為智能建筑開發新的應用等,從而為區域大樓的所有者、租戶、設施管理者提供個性化、主動式的電梯管理服務。”
自2015年宣布30億美金成立物聯網事業部以來,IBM在物聯網上的動作不斷加快,這幾年更是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IBM物聯網平臺整合了認知能力的高度安全、可擴展和開放的云平臺,可讓開發者快速連接、創建、發布與管理物聯網應用及解決方案。
通力電梯與IBM的合作,是通力在物聯網道路上的邁出的重要一步,也踐行著改善城市生活的美好愿景。通過IBM的認知物聯網技術,通力將智能這一概念嵌入其運營中,一方面為全球每天超過10億人次的乘梯者保駕護航,另一方面也將在智能建筑領域掀起一股創新潮流。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以太網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