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用驅動電機作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的核心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國家政策的扶持,規模化量產的推進,在整體電機市場中取得不錯成績。
中財網數據顯示,未來四年車用驅動電機市場規模有望破1500億,年復合增速達40%。市場與政策雙優,吸引了眾多企業投入到車用驅動電機市場,大企大投,龍頭聚集,但這對多數中小電機企業來說,未必是好事。
市場龐大企業聚焦
近年來,國家大力扶持制造業,隨著新能源補貼政策的逐步推行,規模化量產推進,整機行業銷量速增,電機作為其中的核心部件,自然也在市場大蛋糕中獲益。
日前,研究機構EVTank發布了《中國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市場研究報告》,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市場電企共銷售了驅動電機55.9萬臺,電機企業的裝機量占總裝機量的44.56%,其中純電動車消耗的電機數量為24.8萬臺,占比為44.44%。
消費需求旺盛,面對龐大的市場與國家補貼政策的扶持,吸引了眾多企業在車用驅動電機市場部署戰略。
據中機中心公布的新能源車輛裝機數據顯示,2016年電機供應商總數有128家,其中車企有36家,電機企業有92家,2017年電機企業數量呈增加的趨勢。
涉足電機生產的小企業數量增加,大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不斷提高電機產品質量,往中高端市場發展。
8月24日,匯川技術加大在物流車和乘用車領域積極布局。8月28日,藍海華騰透露將進一步推動研發,加大在乘用車電機控制器市場的投入力度,規劃工業自動化+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協同發展。9月1日,英博爾公司與吉利、眾泰等整車龍頭廠商達成長期供應關系。9月3日,方正電機擬募資4億元投資新能源汽車項目。
車用驅動電機市場龐大,補貼政策扶持發展,大型上市電機企業擴大投資力度,但對于眾多中小企業來說,過早、過多投入市場將面臨重大風險。
風險大于收益
新能源汽車市場被普遍看好,但大比特記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營收排名前十的上市電機企業,在新能源汽車業務營收均出現不同幅度下跌現象。
匯川技術負責人表示,上半年新能源汽車業務不及預期,1-6月新能源客車累計銷量為2964輛,同比下降60%,導致相應電控產業需求大幅減少。
大洋電機表示,新能源汽車板塊受政策影響同比下滑,產銷量低于預期,尤其是新能源商用車和混動汽車產銷量同比大幅下滑,系統收入下降31.29%,
補貼政策推行,市場需要一段時間的過渡期,大企業務鏈豐富,資金雄厚,有一定的抗壓風險,但對多數中小企業來說,風險大于收益。
近日的環保督查工作,導致原材料大漲,上游原材料供應商紛紛開始上調原材料和產品價格,漲價風波如火如荼進行,間接影響著電機企業。
東昌(深圳)電機有限公司王如總監說:“此次環保督查對電機企業也產生一些影響,主要還在原材料供應。環保督查,原材料供應緊張,價格飛漲,對電機產品的供應和價格都有影響”
電機小企業在車用驅動電機市場投入有風險的原因,除政策推行過渡期和環保督查致原材料價格上漲,供應鏈出現影響兩方面外,最重要的因素還在核心技術和研發能力。與有經營多年有核心技術的電機企業相比,眾多中小企業技術優勢不明顯,市場競爭激烈條件下,產品同質化、單一化,有面臨訂單不足倒閉,產品質量差被質疑的風險。
杭州賽思伺服電機有限公司徐文舉經理表示,電機涉及面廣,但隨著市場對質量與技術的要求,小企業的研發成本,技術如果跟不上市場調整,終將淘汰掉部分企業。
車用驅動電機市場龐大,國家政策扶持,對電機企業有利有弊。中財網數據顯示,未來四年車用驅動電機領域的發展將呈現出全球擴張、量增利穩、龍頭集中三趨勢,中國電機企業需審時度勢,把握風向,中小企業應理性投資,規避風險。
本文出自大比特資訊(www.big-bit.com),轉載請注明來源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機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