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機器人開始進入大眾視野,發展人工智能也寫入總理政府工作報告。四川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明確提出,大力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著力培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經濟新產業。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逐步發展,機器人的概念也逐漸清晰。所謂機器人,應包括機器和人兩個部分,即機器人=機器+人工智能。未來10年,人類將進入智能制造時代,機器人產業也將迎來轉型升級,進入到2.0時代。
有的機器人只是自動化機器
機器人應該是另外一個新興群體,一個區別于人類,又服從和服務于人類的特殊群體。當前,國家應積極構建以廣州—東莞—佛山—深圳、上?!K州—南京—杭州、北京—天津、成都—重慶為主軸的幾條高科技走廊,用10年左右時間初步建成科技研發—孵化中心、人才教育中心、資本中心,將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區的生產加工基地逐步向中西部、東北等地區轉移。
國際上針對“機器人”的概念有很多,比較通行的是:機器人是靠自身動力和控制力來實現各種功能的一種機器。聯合國標準化組織采納了美國機器人協會給機器人的定義:一種可編程和多功能的操作機,或是“為了執行不同任務而具有可用電腦改變和可編程動作的專門系統”。
不管怎么說,機器人至少包括了兩個部分:一是機器,二是“人”?!皺C器”就是自動化的機器,“人”就是人工智能?,F階段我們只完成了第一個部分“機器”,已基本實現了機器的半自動化甚至部分全自動化?!叭恕钡牟糠植艅倓傞_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皺C器人”本是一個“高大上”的概念,但長達半個世紀以來,人們濫用了這個概念,現在隨便一個帶有一點自動化的東西都被稱為“機器人”,這是一種認識上的誤區。
如果我們今天所稱的機器人是作為“機器人大家庭”一員的話,那應該是初級階段的產物,原因在于現有“機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尤其是人工智能水平還非常低,遠遠不能替代人類從事更復雜、更具挑戰性的工作。我們姑且稱之為“機器人1.0時代”,也就是“傳統機器人時代”。
那么,“機器人2.0時代”會是一個什么樣的情形?必須具備一定的人工智能水平,初步實現人與機器協作的能力。之所以說“一定的人工智能水平”,是因為我們對“人工智能”的認知與把握需要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特別是其感知和認知能力,以及機器的深度學習能力等,還需要深入研究??上驳氖牵雀铏C器人軍團的“大狗”“騾子”等機器人產品讓我們腦洞大開,它們可以背負200公斤的貨物自行爬樓梯,可以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奔跑,可以保持自我平衡,可以擔負作戰任務,幾乎壟斷了全球特種機器人市場。
谷歌、IBM、微軟,還有若干美國互聯網大佬在機器人領域都頗有建樹。很難想象,美國這么多行業翹楚正在努力開辟一個全新的機器人時代,而且其布局已基本完成。是時候引起我們的警醒了。當國內企業還一門心思想在伺服電機、控制器、減速器等傳統機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領域力圖實現自主化時,還想在國內布局更多機器手臂的時候,我們很容易忽視外面的喧囂。事實上,機器人行業正在悄然發生著巨大的改變。
把握機器人2.0時代機遇期
機器人2.0時代是機器與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眾多先進技術融合發展的產物,是一個高度智能化的服務平臺,是虛擬世界與現實結合的服務終端。
未來10年,將是“中國制造2025”深入推進的10年,我國將基本完成工業化并基本進入智能制造時代。但是,我國機器人產業崛起的動力還有所欠缺。我國工業化起步較晚,目前整體上還處于工業化中后期階段,這是我國的現狀。在新科技革命的時代,很多東西不一定非要自己搞出來才是自己的,也不一定是在國內生產出來才是自己的,我們要有全球視野,深入參與到國際對話與合作中去,利用資本的力量整合全球優勢資源,這才是成功之道。
中國機器人產業如何發展?我認為,中國機器人產業要想在未來10年、20年進入世界第一陣營,必須同時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國際一流的研發人才,二是可持續的資金投入。這兩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少了任何一個都不可能成功。
原因很簡單。第一,雖然我們也有很多優秀人才,但處于全球最前沿的研發人才非常稀缺,我們必須在全球范圍引進人才,或與全球頂級的研究機構開展深層次合作;第二,要搞研發,就要有足夠的資金投入。而且研發投入也有風險,對于看準了的項目,我們要有這個承受能力。目前國內具備這樣魄力的企業和研究機構還不多。大家經常議論華為如何如何,可是華為也是經過多年不間斷地堅持每年數十億元的研發投入和實施全球人才戰略,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在工業4.0的大背景下,機器人不僅僅只是普通的機器,還要具備人的思維和智慧,機器人應該是智能機器、智慧機器。為了更好地滿足人類的基本要求,適應新的商業模式和生產模式,機器人將迎來一場深刻變革:人機協作是機器人首先要完成的任務,人機一體則是機器人發展的最終目標。目前,機器人還沒有真正進入到人機協作階段,機器還只是被動接收者,人機無法進行有效交流;信息還處于單向通道,距離雙向或多向通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機器人2.0時代的顯著標志是信息技術與互聯網技術和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的充分融合,使原本只是部分自動化的機器變成全部自動化、智能化,可以自主學習、判斷、決策,并實現人與機器的協作。機器人2.0時代,智能機器將無處不在。不僅能夠勝任許多生產領域固定模式的任務,而且還能夠勝任許多生活領域非固定模式的挑戰。由此進入的機器人產業2.0時代,將是機器人產業的全新時代,以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為支撐構建的若干服務平臺和服務終端,將改寫機器人與智能化結合的眾多服務模式。
四川作為中國西部重要的產業集聚區,一方面要高度重視傳統產業的自動化改造,另一方面需要支持部分科研機構和企業提前做好戰略布局,深化與世界一流大學以及全球100強頂級科研機構的合作,共建機器人、人工智能實驗室和研發中心,積極參與到前沿性技術的研發中去,同時加強對國際先進技術的引進、消化與吸收,并積極做好對國際頂尖人才的引進和創業團隊的扶持。
當前,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并沒有完全成熟,還需要政府予以扶持和引導。我們不能急于求成,期望馬上實現多少產值,創造多少GDP,但我們要有這個信心,只有與全球科技同步,才能不斷縮小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
人工智能需要與產業緊密結合
人工智能的核心是計算能力,是一個基礎性平臺,因此人工智能需要與具體產品深度融合,才具有實際意義和價值。人工智能與機器結合就成為了真正的機器人。
人工智能不是一個新概念,也不是今天才產生。自從有了自動化技術,就有了人工智能的基本雛形。有了自動化,就希望逐步實現完全自動化,而且必須是可控的,接著就逐漸產生了智能化??梢哉f,智能化是人工智能的根本。人工智能可以理解為“人工”和“智能”兩個方面。“人工”就是人的工作能力,“智能”就是利用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等其他先進手段將人的工作通過自動化的機器去實施,使機器也具有人的這種能力?!叭斯ぶ悄堋?,需要同時具備“集成、方便、快捷、安全、高效”等特點,同時操作簡單,集更多科技和更多功能于一體。“人工智能”是一個逐步發展、逐步成長和逐步完善的過程。“人工智能”的主體是人類自己,載體則是機器。計算機技術、控制技術、互聯網技術、物聯網技術、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高精密傳感技術等眾多高新技術的結合將是人工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的核心要素。人工智能化技術只是實現機器智能的手段,最終目標是在不同階段實現部分或全部替代人類的某些功能,成為人類重要的生產工具和生活助手。
人工智能有一個由弱到強再到超強的過程。很多專家將現在稱為“弱人工智能階段”,也就是人工智能的初級階段,一旦發展到“超人工智能階段”,將是人與機器在思想和行動上融為一體的階段,也是機器的高度智能化階段。機器能夠完整讀懂人的行為指令,并按照人的意志完成各項工作。
很多人都聽說過谷歌街景車,表面上看它是一輛普普通通的街景拍攝工具,是一種游走在街頭拍街景的專用車,但其實質卻是機器與人工智能結合的綜合性平臺。街景地圖是一種從形式到內容上的創新,使枯燥乏味的地圖閱讀工作變得簡單有趣。為什么它會引起全世界的關注呢?因為人們的隱私突然之間就沒了,房間里、樓頂上、汽車里的任何隱私在它面前都變得不復存在。只要谷歌街景車正好經過,附近所有的高清圖像都可以被完整地采集到,同時所有的隱私都被它收入囊中。
谷歌街景車技術的先進性在給人帶來快樂的同時,也讓人感受到可怕的一面。曾經在英國一個偏僻小鎮上,一位女士正在自家浴室里洗澡,一位先生正好在自家樓頂享受日光浴,本來天衣無縫的隱私,卻全部暴露在谷歌街景車的視頻里。被放在網上后,激怒了當地的老百姓。事實上,谷歌街景車的這種行為并非惡意為之,而是高科技在給人類帶來進步與便利的同時,其不利的一面也會顯現,關鍵看我們怎么去引導和規范。
同樣,智能手機在給大家帶來許多方便快捷和快樂的同時,也侵犯了大家的隱私。通過手機平臺終端,你的郵件、短信、語音、圖片,只要是經過手機接收或發送的任何信息,都會留下痕跡。只要你把手機帶在身邊,你走過的路徑都會被記錄下來,而這些痕跡又被稱為“大數據”,對于需要的人群來講非常重要。
可以說,未來已來。不管這一波“人工智能熱潮”是否能夠真正熱起來,是否能夠帶動智能制造的轉型升級,但我們都不能掉以輕心,更不能忽視人工智能的意義和作用。如果說,我們還不知道機器人怎么變成“人”,怎么與人溝通的話,你現在就應該重點關注人工智能,關注人工智能如何與傳統機器人之間有效且深度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