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產品新聞 > 資訊詳情

資深律師研發(fā)“法律機器人” 律師會被取代嗎?

時間:2017-08-2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真人律師每天可提供20次咨詢服務,機器人可提供1萬次咨詢服務;真人律師回答10多個字的一句話,機器人可回答上千字的分析;真人律師只能用碎片時間提供咨詢服務,機器人可在1分鐘內作出反應。

真人律師每天可提供20次咨詢服務,機器人可提供1萬次咨詢服務;真人律師回答10多個字的一句話,機器人可回答上千字的分析;真人律師只能用碎片時間提供咨詢服務,機器人可在1分鐘內作出反應。

8月20日,由云南省昆明市司法局與律品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共同研發(fā)的“法律機器人”——昆明市公共法律服務智慧網絡平臺發(fā)布。

據悉,該系統(tǒng)自4月在昆明市試運行以來,為上萬名群眾提供詳細全面的法律解決方案。一項統(tǒng)計顯示,在一些法律咨詢網站,“法律機器人”解答法律問題的數量、質量和好評度,遠超真人律師。不少法律咨詢網站上排名第一的律師,實際上是機器人。

那么,這個24小時不休息且全免費、工作勤勉細致的法律界阿法狗,會不會顛覆法律行業(yè)、取代真人律師呢?

資深律師研發(fā)“法律機器人”

研發(fā)這個機器人的人叫武俠,一個有20年工作經驗的律師。

“多年的律師業(yè)務讓我有一個感受,打官司的人越來越多。”武俠說,目前,中國的律師數量十分有限,而老百姓的法律服務需求越來越多,律師的收費也越來越高,很多人請不起律師。

“我們曾統(tǒng)計過,80%的官司中當事人沒有請律師,他們沒有能力支付高額的律師費。”武俠說。

不僅如此,由于城鄉(xiāng)差異較大,法律服務資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中小城市特別是農村基層,法律服務提供力量薄弱,老百姓能獲得的法律服務質量不高。

為此,3年前,武俠組建團隊,研發(fā)出這一智能法律咨詢系統(tǒng)。

今年4月,這一集法律咨詢、法律援助、人民調解、公證等司法行政服務為一體的系統(tǒng)在昆明市上線試運行,截至目前,已有超過53萬人次使用。通過電話回訪統(tǒng)計,有80%以上的用戶認可報告的專業(yè)度與實用性;91%以上的用戶認為,該法律咨詢服務對自己有幫助。

“只要有網絡的地方,無論城市和鄉(xiāng)村,無論有錢沒錢,無論是電腦還是手機,都可以免費使用這一公共法律服務平臺。”武俠說。

“法律機器人”如何工作

為了解“法律機器人”的工作程序,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用手機使用了機器人。機器人提供法律咨詢的類別有:離婚、借貸糾紛、勞動糾紛、交通事故、工傷賠償、繼承。記者咨詢了關于勞動糾紛的問題。

機器人采用提問方式來工作,比如“你是男性還是女性”“你與誰發(fā)生糾紛”“你想咨詢以下哪些問題”等,一步步地回答,幾分鐘后,記者就得到了一份法律意見。

這份法律咨詢意見非常詳細,包括法院會怎么判,當事人獲得支持的概率;維權的步驟和行動建議;根據回答的問題生成的可以直接使用的起訴狀和證據清單,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司法解釋、部門規(guī)章。

此外,機器人還提供了相似的案例給記者參考。記者閱讀了幾個案例,便能大概判斷出法院將會如何判決,再根據機器人分析的法院判決結果,來決定是否起訴。

據武俠介紹,這個系統(tǒng)全稱叫做“基于人工智能的法律邏輯數據處理系統(tǒng)”。它包括法律法規(guī)庫、法院案例庫、全國經驗豐富的律師、法官的知識和經驗。機器人給記者的法律意見書,就是系統(tǒng)根據數千萬份法院判決案例計算出來的。

有趣的是,機器人還有個經驗積累系統(tǒng),用的人多,系統(tǒng)處理水平就會持續(xù)提升,機器人會變得越來越聰明。

“剛開始回答問題的時候,它還是個小律師的水平,但3個月后,它就提升為大律師的水平了。”武俠說,有不少律師看了機器人寫的法律意見,都覺得很好。

法律咨詢交給機器人后,律師做什么

“律師行業(yè)一直都是一個傳統(tǒng)而嚴肅的行業(yè),律師依靠知識和經驗來創(chuàng)收營生。”昆明市律師協會會長趙耀說,律師的日常工作包括法律咨詢、案件管理、文件審閱、談判、法律分析、事實調查、文書起草、出庭等,這些都要依賴人力一件一件去完成。

同時,參與公共法律服務是每一個司法工作者的責任,但由于其高投入低產出,使得大部分律師對法律援助和社區(qū)服務這類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缺乏主動性。

在趙耀看來,“法律機器人”把律師從繁復的工作流程中解放出來,一份法律報告,律師要寫3天,收費3000元,而“法律機器人”只需3分鐘且免費。

“作為一名資深律師,武俠研發(fā)法律機器人的初衷并不是取代律師,而是要讓律師更強。”他說。

盡管人工智能可以快速提供一份“完整”的法律意見,但由于每個案件都有不同的產生原因,再大的數據庫也不能囊括所有案件,因此,機器人的不足還需要律師的智力來彌補。律師可以借助機器人的報告,對癥下藥。

“律師最需要的是案源,公共法律服務平臺為律師提供了案源。”趙耀說,律師借助人工智能提高了工作效率,使他們有更多時間來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技能和知識,服務更多的人。“法律咨詢讓機器人去做,更復雜的事情讓真人律師去做”。

昆明市司法局局長孫躍文認為,享有公共服務是百姓的基本權利,提供公共服務是政府的基本職責,建設公共法律服務平臺是政府為人民提供普惠性法律服務的保障。

“機器人與真人律師協作,將大大提高法律服務的質量,讓百姓獲得更加普惠、精準、及時和有效的公共法律服務。”孫躍文說。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yè)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yè)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tǒng)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tǒng)
  • 工業(yè)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yè)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yè)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