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集電控、電儀、電傳為一體,具有性能價格比高、高可靠性的特點,已成為自動化工程的核心設備。如今,PLC已是現代工業自動化的三大技術支柱之一。
PLC集三電(電控、電儀、電傳)為一體、性能價格比高、高可靠性的特點,已成為自動化工程的核心設備。PLC成為具備計算機功能的一種通用工業控制裝置,其使用量高居首位。
作為工業自動化的一種典型應用,PLC最初是做為取代繼電器線路、進行順序控制為主而產生的,后來PLC廠家逐步增加了模擬量運算、PID功能以及更可靠的工業抗干擾技術等功能,并隨著網絡化的需求增加了各種通信接口,同時伴隨著現場總線技術和以太網技術的發展,PLC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
關于PLC的發展歷程,最早可追溯到1968年,美國通用汽車公司(GE)為了適應汽車型號的不斷更新,生產工藝不斷變化的需要,實現小批量、多品種生產,希望能有一種新型工業控制器,它能做到盡可能減少重新設計和更換電器控制系統及接線,以降低成本,縮短周期。1969年,美國數字設備公司(DEC)研制出第一臺PLC,在美國通用汽車自動裝配線上試用,獲得了成功。
從結構來看,PLC主要分為整體式和模塊式。整體式是把PLC各組成部分安裝在一起或少數幾塊印刷電路板上,并連同電源一起裝在機殼內形成一個單一的整體,稱之為主機或基本單元、小型、超小型PLC采用這種結構;而模塊式是把PLC各基本組成做成獨立的模塊,中型、大型PLC采用這種方式,因為便于維修。
當前在我國PLC市場主要分為三大流派:一個是歐洲,比如德國的西門子(SIEMENS)、AEG及法國的TI公司;另一個是美國,包括A-B(其產品約占美國PLC市場50%的份額)、GE、莫迪康(MODICON)公司、德州儀器公司、歌德公司、西屋公司等;另外一個是日本,比如三菱電機、歐姆龍、FUJI。
如今,PLC已經成為現代工業自動化的三大技術支柱(PLC、機器人、CAD/CAM)之一。PLC不僅用于開關量控制,還用于模擬量及數字量的控制,可采集與存儲數據,還可對控制系統進行監控;還可聯網、通訊,實現大范圍、跨地域的控制與管理。PLC已日益成為工業控制裝置家族中一個重要的角色。
隨著制造業的不斷發展,工業機器人已成為智能制造和工業自動化的關鍵技術和重要產品,如何將PLC與機器人完美融合,以西門子為例。
西門子針對這一需求提供了SINUMERIKIntegrateRunMyRobot工藝包,可輕松的將西門子SINUMERIK數控系統的機床和機器人無縫集成到生產過程中,實現工件和刀具的快速處理、操作、回退、示教和診斷,因而提升了機床的效率和靈活性。
在操作中,機器人可以靈活地加入生產過程,進行工件的裝卸和加工,機器人還可以通過SINUMERIKOperate用戶界面加以控制,操作人員會感到十分親切,生產自動化也會變得非常簡單。
更多資訊請關注PLC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