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探究國產超級電容“引領式創新”發展

時間:2017-08-1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從模仿到創新、從跟隨到引領,中國經濟發展軌跡折射出國內企業的發展趨勢。無疑,“引領式創新”具有先發優勢,需要在關鍵技術有所突破,先進制造行業尤甚。

從模仿到創新、從跟隨到引領,中國經濟發展軌跡折射出國內企業的發展趨勢。無疑,“引領式創新”具有先發優勢,需要在關鍵技術有所突破,先進制造行業尤甚。行業領軍企業集盛星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集星科技”)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原動力作用,發展出適用于超級電容單體/模組的模塊化、定制化的生產模式,并原創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超級電容儲能解決方案,這些對實體企業的創新探索富有啟迪意義。

集星科技設計了多樣化的產品結構,與電極/電解液供應商和相關科研機構協同開發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以及長壽命等多種需求的的超級電容單體。近期推出的升級產品在電壓等級和容量等級均有所突破:SPSCAP?2.85V5600F單體,在超級電容固有的優異儲能性能基礎上,進一步大幅提高了產品儲能量,在交通運輸領域有著絕對的優勢。

考慮到離散型元器件制造行業的特性,超級電容單體的生產過程控制存在復雜性和多變性;企業技術團隊在深入了解關鍵工藝的基礎上,自主開發了更適用、更高效的半自動線,掌握了實現關鍵工藝設備的自主研發和升級換代能力,確保獨特的工藝技術控制手段。目前單體工廠正在努力提高生產過程的可控性,減少產線的人工干預,朝著智能化制造的方向發展。

與此同時,研發團隊針對超級電容模組的不同應用工況,對其電性能、功能和物理特性進行定制化設計,并在制造環節嚴格把控。例如以風力發電為代表的分布式領域所用的超級電容模組具有良好的寬溫度特性、環境適應性和機械可靠性。頗值一提的是,集星科技掌握的多項實用新型專利,大大提高了產品的魯棒性,為客戶創造了較多的效益。同時,企業通過多年為宇通客車提供模組的經驗,積累了豐富的組裝與售后經驗,這為發力乘用車啟動系統和軌交用超級電容定制模組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基于生產與研發能力的沉淀,集星科技同步開展管理、戰略與組織創新變革:推進儲能系統事業部的市場化運作,立足重點項目、重點行業,以項目化工作方式進行銷售與研發工作,實現多領域應用的突破。創新改革在專用高功率電源、大型車載儲能電源、功率補償儲能系統取得不錯的應用成績,得到合作伙伴的高度認可。

據集星科技相關負責人介紹,企業初創期也曾選擇模仿創新,以減少試錯成本;而后通過消化再吸收的集成創新獲得突破性增長;現階段參與到創新驅動的行列,著力推進技術和經營模式為核心的雙創新,以期打造“超級電容單體/標準模組+定制模組/儲能系統”的事業版圖。不難發現,技術研發引領企業升級,勇當引領式創新先鋒,崛起的國產超級電容實力不容小覷。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力電子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