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政策加碼“智造”,東莞產設備最高獎勵千萬元

時間:2017-08-0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 《細則》將按“自動化、智能化和智能制造示范”三個不同層次對企業進行梯度扶持。

東莞智能制造產業又有大動作!8月7日下午,東莞市經信局在會議大廈舉行“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態鏈政策宣貫會”,吸引了全市企業家、行業協會代表、服務商在內的近500人參加會議。會議透露,《東莞市打造智能制造全生態鏈財政資助實施細則(試行)》(以下簡稱《細則》)正式印發,將重點支持智能化改造、診斷服務、首臺(套)技術裝備等八大類項目,以形成多層面、系統化的智能制造政策支撐體系,其中單個項目最高獎勵金額達千萬元。

政策加碼“智造”莞產機器人最高資助600萬元

《細則》將按“自動化、智能化和智能制造示范”三個不同層次對企業進行梯度扶持。

在潔凈明亮的打磨車間內,AGV小車送來各式材料,藍色工業機器人準確識別后放在相應的工序上……這是倍增企業勁勝智能剛投入的50臺機器人。更難能可貴的是,勁勝智能不僅實現“無人工廠”,而且所用的智能裝備、數控系統、工業軟件均實現了國產化,其中莞產設備占據了相當比例。

不僅勁勝智能,越來越多莞企走出了一條向“東莞智造”邁進的全新路徑。為了推動更多的莞企加入新一輪技術改造,東莞針對企業需求升級政策加碼“智造”,《細則》將按“自動化、智能化、智能制造示范”三個不同層次對企業進行梯度扶持。

在“自動化”項目方面,《細則》提出,對驗收認定為自動化改造項目的、對購買莞產設備實施自動化改造的、對購買莞產機器人實施自動化改造三個方面實現不同的資金補助,另外對于倍增項目有不同程度的傾斜。

譬如,對購買莞產機器人實施自動化改造的,莞產機器人資助標準提高至設備投入額的25%,莞產機器人投入占項目總投入50%以上的,單個項目最高資助500萬元。屬于市“倍增計劃”試點企業的,莞產機器人部分的資助標準提高至30%,莞產機器人投入占項目總投入50%以上的,單個項目最高資助600萬元。

對驗收認定為智能化改造項目的,按項目設備和技術投入總額的20%給予資助,單個項目最高資助400萬元。對購買莞產機器人實施智能化改造的,莞產機器人資助標準提高至設備投入額的25%,莞產機器人投入占項目總投入50%以上的,單個項目最高資助600萬元。屬于市“倍增計劃”試點企業的,按項目設備和技術投入總額的30%給予資助,單個項目最高資助600萬元。

此外,獲資助的智能化改造項目,如有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為其提供服務,在項目資助款中,按項目設備和技術投入總額的5%資助給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細則》還提出對采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智能裝備及控制系統軟件的示范項目,單個項目最高資助1000萬元。

對于技術含量越高的產品,資助金額也相對更高。譬如,對于首臺(套)重點技術裝備,如果屬于關鍵配套基礎件或核心部件,按照產品銷售額的10%進行獎勵,產品數量不限,年度獎勵總額最高300萬元;如果屬于工業機器人,則獎勵標準提高到銷售額的15%,最高獎勵提高到800萬元;對經認定為擁有核心關鍵技術的、具有重大戰略和示范推廣意義的高端裝備,獎勵標準提高到銷售額的20%,最高獎勵1000萬元。

資金扶持“智造”項目方案供應商與診斷服務商均受資助

《細則》突破性地將“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和“智能制造診斷服務商”囊括其中。

“我們為企業提供的整體系統解決方案,令遠在千里之外的海外人士、企業老板、車間管理者,或者機器維修人員用手機、iPad、電腦等智能設備,便可實現遠程監測工廠車間的生產實況、機器的健康系數、機器的效率、訂單的情況。”盛景網聯工業互聯網主管合伙人袁子文說。

服務商盛景網聯是“智能制造診斷服務商”典型代表之一。在今年的《智能制造全生態鏈工作方案》中,東莞市提出要補足產業鏈的關鍵環節和缺失環節。相對應地,此次《細則》也突破性地將“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和“智能制造診斷服務”包含其中。

其中,如果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為東莞市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項目,則供應商獲得項目設備、技術投入總額5%的資助;如果供應商實施“智能制造示范”項目,則獲得項目設備和技術投入總額8%的資助。

在開展智能制造方面,東莞市經信局搭建了由多家服務機構組成的智能制造專業服務資源池,摸清企業主體自動化、信息化的現狀和問題,評估企業智能制造現狀,提出升級改造路線圖和方案建議,即給企業“把脈開方”。按照《細則》,按診斷服務的綜合評分,分別給予服務機構5萬元、8萬元和10萬元三檔補貼。

“市場上服務機構的智能制造診斷報告售價動輒十幾萬,多數中小微企業望而卻步。該政策可以有效緩解該問題。”東莞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此外,東莞還對認定為智能制造公共服務平臺項目的,按項目核算范圍內投入總額的25%給予資助,單個項目最高資助金額300萬元。對符合條件的智能制造公共服務項目,按照活動規模、主題內容、組織效果、企業評價等,分10萬元、8萬元、5萬元、3萬元四個檔次進行補助。

“百千萬”工程助力“智造”力爭打造100個智能改造項目

為了更好構建智能制造全生態鏈,今年東莞市重點啟動“百千萬”工程。

“系統投入使用后,一舉減少了157名數據處理員,減少了紙張近18.4萬張/月,取消各種表單43種,直接減少人員成本565萬元/年,直接節省成本每年也達百萬元以上……”這是東莞市新絡軟件技術有限公司通過工業大數據系統實現的精準高效企業運行管理,如今,該公司正在東莞逐步推廣這套系統,讓更多傳統工廠變身智慧車間。

新絡軟件是“百千萬”工程的重要實踐者之一,幫助制造型企業進行診斷服務。為了更好構建智能制造全生態鏈,今年東莞市重點啟動“百千萬”工程。其中,“百”指建設一百個智能化改造項目,“千”指開展一千家企業智能制造分析診斷,“萬”指開展一萬人次技術工人智能制造專業技術培訓。

“‘百千萬’工程拓展順利,效果顯著。”東莞市經信局調研員梁經昌表示:“在開展企業診斷方面,東莞已經啟動150多家企業開展診斷工作,其中,100多家企業進入診斷調研階段,近50家企業已完成了診斷報告。今年以內,計劃完成300家企業的診斷工作。”

在智能制造技術升級培訓方面,梁經昌提到,從今年第二季度啟動以來,已累積推動行業協會開展了11場公共服務項目,活動主要圍繞運動控制技術、機器視覺技術、3D打印技術等智能制造領域專業技術主題,累積培訓人數近900人次。同時,東莞機器人產業協會、智能制造產業協會、電子信息產業協會等也提出了年度智能制造專業培訓活動計劃,累計場數超過40場,計劃培訓人數超過2500人次。

在構建智能制造全生態鏈的過程中,建設智能改造項目是重點的一環。在東莞推動“機器換人”工作以來,一大批投資規模大、有示范效應的企業表現亮眼。為了進一步加快東莞智能制造的建設,“百千萬”工程提出,對項目的資助比例由原來的10%、20%提高到20%、30%,最高資助1000萬元,爭取2-3年內打造100個智能改造重點項目。

梁經昌在會上提到:“東莞工業投資領域也在挖掘增長后勁。2016年全市工業技改投資332.99億元,在珠三角9市中排名第四。2017年1至6月,工業技改投資達144.6億元,同比增長33.7%。其中麻涌、樟木頭、莞城、萬江、長安等6個鎮表現非常亮眼。”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