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菜鳥網絡打造的中國最大的機器人倉庫在廣東惠陽投入使用。據菜鳥網絡相關負責人介紹,與以往一些智慧倉庫只有幾十臺搬貨機器人不同的是,這一倉庫內有上百臺機器人,它們既協同合作又要獨立運行,代表著目前中國機器人倉庫的最高水平。
上百臺機器人集中運行
據悉,在菜鳥網絡智慧倉內,上百臺形同"掃地機器人"的AGV搬運機器人既相互協作執行同一個訂單揀貨任務,也能獨自執行不同的揀貨任務。機器人能相互識別,并根據任務優先級來相互禮讓。
目前國內不少智能倉內搬運機器人僅僅只有十幾二十臺,"幾十臺和上百臺機器人在一起的難度是大不一樣的。"菜鳥網絡高級算法專家胡浩源介紹說,更多的機器人意味著分配任務難度大增,既要合理地將每個任務分配給對應的機器人,從而實現整體任務完成效率的最優,還要防止機器人之間可能的碰撞、防止部分區域出現機器人擁堵、死鎖等。
機器人究竟是如何提高倉庫內的運作效率?以消費者在貓超下單為例,下單之后,菜鳥網絡惠陽智慧倉內的機器人便會接到指令。機器人會自動前往相應的貨架,將貨架拉到揀貨員的面前,由揀貨員將市民購買的物品放置在購物箱內,隨后進行打包配送。目前,機器人與揀貨員搭配干活,一個揀貨員一小時的揀貨數量比傳統揀貨員多了三倍還不止。
胡浩源介紹說,在智慧倉內,貨架的位置會根據訂單動態調整,調動機器人時也是就近調配,最大程度上保證了倉庫內的運作效率。
機器人倉庫可快速復制
菜鳥網絡物流專家游育泉介紹,每一臺機器人能頂起的重量可達到500斤,同時還能靈活旋轉,將貨架的四面調配到揀貨員的跟前,方便揀貨員工作,"等于一個貨架,四個面都能存儲商品,倉庫儲量被提升了一倍還多。"當機器人缺乏電力時也會自動歸巢充電。
據悉,有如此機器人規模的智慧倉庫在全球范圍內都少見,在中國更是機器人最多的智慧倉。隨著倉庫運行效率大幅提升,今年雙十一消費者在天貓超市網購商品后的收貨時間也將進一步縮短。
根據菜鳥網絡物流專家游育泉的介紹,目前,菜鳥網絡與合作伙伴將會在多個倉庫內復制這一模式,全國多地的消費者都可以享受機器人提供的高效優質服務。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