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報道,韓國6月工業生產意外下降,盡管出口飆升。不過,制造業者認為內需反彈,暗示下半年帶動增長的,將會是民間消費而不是出口。
韓國統計局周五公布,6月工業生產較前月下降0.2%,遠遜于路透調查中的分析師預估的上升1%。
"制造業部門整體依舊疲軟。制造業出口似乎比海關公布的整體出貨增長要疲軟,意味著實際出口數量的增長可能遜于按金額計算的出貨數字,"EugeneInvestment&Securities分析師LeeSang-jae稱。
6月半導體生產較前月下降3.9%,盡管過去一年海外需求大增;石化產品生產也下降了7.4%。
"受基期效應影響,繼記憶體晶片產出榮景后半導體產量似乎是下滑了。"Lee表示。
6月制造商的整體庫存水準下滑2.1%,5月為增加1.2%,暗示對未來需求的預期減弱。
不過服務業產出增加0.5%,零售銷售環比增加1.1%,點亮內需前景。
零售銷售反彈正巧趕上韓國總統文在寅于7月初公布五年政策計劃,無異于錦上添花,文在寅承諾要增加就業和提高社會福利支出,讓更多企業收入能惠及家庭。
韓國6月出口連續第六個月錄得兩位數增幅,民間消費也擺脫數月的低迷出現回升。
韓國7月消費者信心指數連續第六個月改善,觸及六年半高位。8月制造商信心持穩。
"經濟成長前景獲得更多上行因素支撐,未來數月經濟成長仍將穩固。出口回升和消費者信心改善,加之信息技術(IT)行業表現突出以及股市堅挺,也都在提振經濟成長,"韓國統計局官員在數據公布后稱。
韓國央行周四估算,第二季經濟增速幾乎較第一季下降一半,因稍早支撐整體經濟的建筑業活動放緩。
韓國央行稱,第二季國內生產總值(GDP)經季節調整后較前季增長0.6%,低于1-3月季度1.1%的增幅。
企劃財政部7月25日上調韓國今年經濟增長率預估至3%,為三年來最高,因冀望11萬億韓元的追加預算將維持下半年的經濟成長動能。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