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亞洲科技正處于一個大跨越的轉折點上,給社會帶來的影響是全方位的。而眼下物聯網與云計算、人工智能的融合,勢必會將產業推向一個高峰。可以預見的未來是,物聯網數據無處不在,而這些數據的經濟價值,則會催生一系列設備與服務的購買行為。
5G網絡服務的部署,也將會刺激更多的apps的誕生,相應的物聯網數據將會以幾何倍數增加。如何對這些數據進行處理以及存儲,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不過,我們也注意到物聯網產生的數據是全球分散的,如何布置數據中心也是一個市場痛點。未來,物聯網領域所用到的數據中心不太可能是如今這種集中應用模式。
設想一下,未來的物聯網數據最開始肯定是在一個小型的數據中心進行初步處理,然后再傳輸到一個更大規模的數據中心,對這些數據進行進一步的深加工。也只有這樣,才能低成本、高效率地發揮物聯網數據的商業價值。
再者,我們從當初智能手機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芯片產業是最具確定性的投資方向。而如今物聯網即將迎來井噴,各芯片企業也需要把握這一機會,在物聯網芯片林谷開始布局。
物聯網芯片更偏重于解決低功耗、高整合度,這也正符合我國眾多芯片企業的優勢。目前已經有聯發科針對物聯網市場推出了低功耗芯片,在共享單車市場更是占據了半壁江山。同時,借助低功耗與超小體積等優勢,也與中國移動達成了合作。
因此,對于物聯網行業投資者來說,從芯片領域入手也具有較為廣闊的發展前景。尤其是現有市場已經迎來了爆發,智能家居、智慧家庭、智慧城市、語音交互等方向,都需要用到大量的物聯網芯片。而且我國日益注重的信息安全,更是對國內芯片廠商寄予了極高的希望。
總體來看,物聯網產業目前還是一片藍海,仍舊有大量的領域值得開拓,例如智慧物流、工業互聯網等,其中更是蘊藏著大量的市場機遇。
而按照布局的方向來分,現有的玩家們有的深耕智慧城市、有的注重拉動個人消費市場,整個產業的發展前景確實是一片輝煌。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物聯網行業細分市場需求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的分析,當下我國物聯網產業的市場規模已經將近萬億。
總體來看,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的根基極為穩固,不管是行業應用還是消費應用,物聯網在提高居民生活質量方面的優勢已經逐步凸顯。再者,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制造業中心,疊加了物聯網基因之后,更是意義重大。因此,不管是從哪一個方向進行布局,投資者都將會享有可觀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