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第四次工業革命 中國如何抓住彎道超車機遇?

時間:2017-07-1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大幕徐徐拉開。如果說前三次工業革命,中國是旁觀或跟隨,那么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國迎來“彎道超車”的歷史機遇。

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大幕徐徐拉開。如果說前三次工業革命,中國是旁觀或跟隨,那么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國迎來“彎道超車”的歷史機遇。

6月份舉行的2017夏季達沃斯論壇,切中時代命題,主題定為“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實現包容性增長”。

所謂第四次工業革命,賽迪智庫規劃所新興產業研究室副主任侯雪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是以互聯網產業化、工業智能化、工業一體化為代表,以人工智能、清潔能源、無人控制技術、量子信息技術、虛擬現實以及生物技術為主的全新技術革命。

“與以往的工業革命略有不同,它將會對當前的工業產生顛覆性影響,將開啟以智能生產、創新驅動、數字集成、共享經濟等為核心特征的新范式”,侯雪說,這種全面改革將推動傳統制造模式和組織模式變革,使國際產業分工的“微笑曲線”發生變形,各環節附加值也相應發生變化。

中國2010年就成為了世界第一制造大國。但由于缺乏核心技術,中國制造長期處于產業鏈低端。例如,中國生產全世界69%的手機,但全部國內手機廠商的利潤不如蘋果一家。

“信息化時代的核心是芯片、主機、大型軟件和操作系統,但人工智能時代核心技術在云端,核心是云的技術、大數據的技術。以前的技術不那么重要了,我們要抓住新的時代脈搏。”360企業安全集團董事長齊向東對中新社記者表示。

目前,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出發點上,中國與發達國家正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中國的互聯網起步雖晚,但發展迅速”,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本周在2017中國互聯網大會上說,“中國的互聯網已經形成在世界上設施優勢、用戶優勢和應用優勢三大優勢凸顯的一個新興行業。”

在傳統工業方面,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工業體系。“我國在高檔數控機床、先進軌道交通裝備、汽車及零部件、新材料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具備了建設制造強國的基礎和條件。”侯雪說。

應對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國大力推行制造業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2016年,工信部遴選了試點示范項目,通過評估,這些項目生產效率提升了25.9%,運營成本平均降低16.9%。

不過總體而言,與發達國家在工業3.0基礎上邁向4.0不同,中國工業總體處于工業2.0水平,少量處于3.0水平,因此需要處理好“工業2.0普及、3.0補課和4.0趕超的關系”。

核心技術仍是新一輪工業革命的競爭制高點。侯雪說,應以重大專項為切入點,重點建設一批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試點示范,優先實現制造業骨干企業的智能化、數字化和現代化,打通制造業體系重要節點;此外,應建設一批高質量的區域工業云服務和工業數據平臺,實現從制造向“制造+服務”轉型升級。

工業互聯網的網絡安全更為緊要。齊向東說,“在網絡安全產業規模上,我國與美國相比差距巨大,必須奮起直追。美國網絡安全產業占信息化產業的占比在15%,歐洲是10%,在中國是不到1%。要想引領未來人工智能或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潮流,必須加大網絡安全建設的投入。”

人才也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競爭的焦點。全球職場社交平臺領英發布的《全球AI領域人才報告》顯示,2017年1季度全球人工智能領域技術人才已達190萬,其中美國185萬,全球華人人工智能人才14萬。中國加強引進海外高端人才或將成大勢所趨。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