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京東在無人機送貨領域發力已久,但順豐卻成為國內首個拿到無人機物流合法飛行權的企業。
日前,順豐速運和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政府聯合申報的物流無人機示范運行的空域申請,得到了正式批復。
6月29日,順豐無人機在獲批空域內進行了首次業務運營飛行。至此,順豐無人機真正進入到了物流業務的前線。
不過需要強調的是,此次順豐獲得的飛行許可為規定區域(江西贛州南康區的五個鄉鎮)內,而非中央政府頒布的全國飛行牌照。
據稱,此次順豐推出了多款機型,覆蓋不同的業務場景,最大有效載重5公斤至25公斤,最大載重飛行距離15公里至100公里。
順豐發言人表示:未來順豐的無人機并不會直接面向客戶,而是進行順豐速運不同網點之間的配送,主要是將貨物送往人力配送較難、較慢的偏遠地區。
一、無人機物流時代馬上就要來臨?
2015年,汪峰用來求婚章子怡的大疆無人機爆紅
2015年,汪峰用來求婚章子怡的大疆無人機一夜爆紅。然而,近年來無人機真正的快速發展更多地發生在物流領域。
作為物流“最后一里路”的解決方案,無人機、配送機器人一直受到了菜鳥、京東、順豐各大物流巨頭的密切關注。
早在2013年,順豐就開始測試用無人機送快遞。
2015年,順豐和上市公司煉石有色、成都中科航空發動機公司成立了朗星無人機系統有限公司。
另外,順豐還入股了智航無人機公司。該公司主要以工業級無人機業務為主,產品傾向長航時、高荷載、防雨抗風強等特性。
京東無人機于2015年底開始研發,于2016年618前夕在中國宿遷進行了首次無人機配送試運營。
目前京東無人機已在西安建立了研發中心,重點研制載重200公斤-2噸的,半徑超過500公里的支線級中大型無人機。
二、菜鳥:無人機物流,噱頭大過實際
無人機管制問題,何時能得到真正解決?
雖然無人機物流的速度發展令人驚訝,但距離真正普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1、安全問題。
無人機在天上飛,貨物從天上掉下來怎么辦?
2、隱私問題。
當攜帶攝像頭的無人機出現在窗前時,就極有可能有個人隱私泄露的風險。
3、易遭攔截。
共享單車尚且有可能被路人搬回家做私人使用,就不能不讓人為造價昂貴的無人機感到擔憂。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研究院院長高紅冰在5月22日舉行的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告訴全天候科技:
無人機送貨噱頭多于實際,更多的目的是讓消費者注意到自己的高科技,在大規模應用和實際場景中并不是最優方案。
高紅冰提示:“一天要送十億件,假設有百分之幾的貨物通過無人機去送,你想想天空會變成什么樣。況且,在中國的空域里,我覺得管制問題是頭等大事。”
相對于京東、順豐的無人機布局來說,菜鳥物流的“ACE”計劃則顯得平易近人。
2017年5月,菜鳥網絡發布了一項代號為“ACE”的未來綠色智慧物流汽車計劃,聯合上汽、東風、瑞馳等車企共同打造新型智慧物流汽車。
據悉,該計劃研發的新車已于4月在深圳和成都兩個城市進行了試點。
菜鳥ACE計劃負責人時瀚告訴全天候科技,該計劃將制造100萬輛搭載“菜鳥智慧大腦”的新能源物流汽車,“菜鳥智慧大腦”會根據訂單動態,生成最優配送線路,并根據業務和道路情景自主感知動態調整界面,且實現與司機的語音交互,改變目前依靠人工調度的現狀,實現智慧跑、智能送。
而最終新能源物流車將“連線成面”形成智慧物流骨干網。
三、4000億市場份額的爭奪戰
據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提供據數據顯示,全球快遞包裹每年約700億件,而2016年中國的快遞包裹就超過了300億件,快遞業務收入超4000億元。
《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預測,到2020年中國物流行業市場規模或將達到360萬億元。
這么大的市場,當然是兵家必爭之地。
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無論京東、順豐,亦或是阿里似乎都有自己的打算,每一家都想在如此龐大的市場中分一杯羹。
但無人機物流是否會成為市場之爭的決勝點,相信還有待時間的檢驗。
更多資訊請關注人機界面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