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28日開幕的世界移動大會上,5g和物聯網成為各方關注的熱點。會議期間,三大電信運營商先后發布了物聯網發展計劃,"萬物互聯"的智能化進程正在加速。
按照工信部安排,我國將于2020年實現5g商用。相關機構預測,屆時中國物聯網市場將迎來井噴期,預計物聯網連接數將達到80億,真正步入"萬物互聯"時代。
運營商"圈地"物聯網
6月29日,中國移動在世界移動大會上發布了物聯網發展計劃,并宣布成立中國移動物聯網聯盟。中國移動副總裁沙躍家表示,中國移動將全面實施"大連接"戰略,促進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廣泛連接,推動社會的數字化發展。到2020年將力爭連接總量超過17.5億,成為數字化創新的全球領先運營商。
截至5月底,中國移動物聯網連接數突破1.2億。今年前5個月的物聯網連接數增量已達到去年全年水平,連接數占比較大的領域包括車聯網、智能單車、金融、能源和可穿戴設備等。
據了解,中國移動今年將在全國346個城市啟動物聯網建設,年底前實現部分重點城市商用,計劃全年智能連接數總規模達到2億戶。
此前,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也在世界移動大會會場發布了物聯網發展計劃。
中國電信聯合10余家國際運營商及合作聯盟、200余家物聯網產業聯盟成員單位發起成立物聯網開放平臺,并建設物聯網開放實驗室,面向客戶提供技術驗證、產品評估、應用開發等服務。
中國聯通發布了物聯網新一代連接管理平臺,并倡議全球運營商以及物聯網產業鏈各方,以更加"開放、包容和互信"的姿態,打造物聯網"全球連接"能力。
中國聯通總裁陸益民用"如大海般廣闊"形容了"萬物互聯"時代為電信運營商帶來的前景。他表示,物聯網是萬物互聯的基石。在超出人類想象的萬象互聯時代,運營商也將演進成為"智能運營商"。
"萬物互聯"開啟新經濟革命
隨著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等智能終端加速普及,以及5g、物聯網、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快速發展,"萬物互聯"的時代正日益臨近。
在未來的世界里,幾乎所有東西都會被連接到網絡。每一件物體都有傳感器和獨立的ip,一切物體都可控、交流、定位,彼此協同工作。
想象一下:清晨醒來,臥室的燈和空調自動開啟;來到衛生間,洗臉水已自動調至適合的溫度,數碼牙刷記錄并上傳牙齒以及口腔的實時數據;吃過早餐,自動駕駛的汽車讓你輕松在城市里移動……這樣的場景,在5g時代將有望成為現實。
高通中國區董事長孟樸認為,未來5g時代,無線連接會成為像水、電一樣的必要需求,智能將無處不在,對萬物連接時代提供最有力的的支撐。
可以說,從4g到5g,將會是根本性的革命,通信技術能真正廣泛地應用在工業領域,實現萬物互聯。屆時,交通工具、醫療器械、工業設施等方方面面,都將接入到互聯網,通過網絡來實現。
業內人士稱,在5g網絡正式商用后,由此帶動的物聯網產業將帶來新一輪商業模式和機遇,規模有望達到萬億元級別。
事實上,中國政府在政策層面也在推動、規范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工信部前不久發布公告稱,明確了窄帶物聯網(nb-iot)頻率使用要求,電信運營商可以使用已分配頻段部署物聯網系統、建設基站、申領執照等。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中國的5g和物聯網產業發展處于世界領先位置。到了"萬物互聯"的時代,中國將憑借龐大的連接數量,成為全球移動物聯網產業發展的重心。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以太網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