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開幕的首屆中國高校科技成果交易會(以下簡稱“科交會”)上,惠州市政府將與哈爾濱工業大學(簡稱“哈工大”)簽署聯合辦學合作框架協議。在科交會上,你還可以見識到哈工大帶來的68項科技成果。
在科交會展會門口,你將可以見識到萌萌的迎賓機器人,它叫威爾,是哈工大研發的智能機器人,具有人臉識別功能。除了智能服務機器人,哈工大還帶來了智能柔性充電機器人、大型仿生飛鳥機器人等不少機器人領域的科技成果。
哈工大是我國最早開展機器人技術研究的高校之一,依托學校建設了機器人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創造了弧焊、點焊機器人等國內機器人領域的第一。在實施“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大背景下,機器人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
哈工大在機器人領域擁有如此強大的科研能力和成果,如何與市場需求有效對接?打破科技成果轉化壁壘,哈工大通過打造產業集團面向行業開展技術轉移。2015年1月,由黑龍江省政府、哈爾濱市政府以及哈工大共同組建的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啟動運行,實現了哈工大機器人技術和人才力量的重拳出擊,按照“創新+創業+產業”的發展模式,通過集團化運營,快速提升了企業規模,降低了企業邊際成本,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力。
這個非常“年輕”的公司,陸續推出20余類、100余種產品,去年銷售收入突破6億元。跟惠州攜手創新共贏的這所工科牛校,在機器人領域如何做到跨越產學鴻溝?日前,南方報業科交會全媒體報道小組來到哈爾濱,前往哈工大和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實地探訪。
創造了國內機器人領域多個第一
今年3月,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出彩中國人》的舞臺上,108個人形機器人大放異彩,這些名叫“DOBI”的機器人,擁有萌萌的長相、風趣的語言和行云流水般的動作,還能用“腦筋急轉彎”題目考主持人,跟主持人比俯臥撐。
這些機器人出自哈工大40位本碩博學生團隊之手,歷時一年半自主研發。“DOBI”還是國內首個具備“被動式擬人步態”的機器人,實現了機器人由“蹲著走”到“站著走”的技術革新。
這些哈工大學子能夠研發出國內首個具備“被動式擬人步態”的機器人,正說明哈工大在機器人技術研究方面的領先地位。該校是我國最早開展機器人技術研究的高校之一,擁有機器人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是我國第一臺電焊機器人、弧焊機器人、爬壁機器人、空間機器人、月球車的誕生地。
哈工大在機器人領域擁有300多項技術及發明專利,專業從事機器人技術的研究人員超過120人,實驗室組建了一支以院士、長江學者、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資深教授為學術帶頭人,以中青年教師為骨干的高水平研究隊伍。
說起哈工大機器人,該校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路忠峰如數家珍,哈工大研發出完整的系列工業機器人產品,實現了由單機制造到高端成套的重大跨越,壯大國產工業機器人產業規模,比如研制出從3公斤到300公斤級的系列六自由度工業機器人、負載重量高達40噸的全系列自動引導車(AGV)產品等,其中自動引導車成為國際知名產品,出口到多個國家,開創了國產機器人出口的先河等。
哈工大的機器人已經“上天入海”。據路忠峰介紹,作為我國月球車移動系統的副主任設計師單位,哈工大在月球車及其轉移系統上取得多項成果,助力“嫦娥三號”圓夢月球;哈工大研制成功“蛟龍”號7000米載人潛水器控制系統和深水下特種無刷直流電機,標志著我國載人深潛和深海資源勘探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此外,哈工大還研制成功國內首臺腦外科機器人輔助手術系統,成功實施手術1萬余例,為患者節約醫療費用達2億元;研制成功仿人機器人多指靈巧手,在驅動內置型靈巧手領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成功應用于國內外多家科研機構;研發出系列反恐防暴機器人和警用偵察爬壁機器人列裝并應用于多個公安武警部門等。
除了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哈工大牽頭聯合多個單位成立了機器人及自動化裝備協同創新中心,是國內第一個開放、合作的機器人技術研發與成果共享轉化平臺。目前哈工大正在組建國家機器人創新中心。
技術成果轉化形成近百家機器人公司
哈工大機器人集團位于哈爾濱經濟技術開發區,其旁邊是正在建設的地鐵1號線三期工程,地鐵1號線途經哈工大校園,當前哈工大正在規劃建設沿地鐵1號線、環哈工大的“一帶一圈”創新創業園區。
走進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廠房內上演“機器人總動員”,這里有電焊機器人、迎賓機器人、教育類機器人、送餐機器人、機器手、無人機、按摩椅等,機器人種類多樣、形態各異,有的看起來“高大上”,有的顯得“小而精”。
如何更好地將哈工大在機器人領域的“學”和“研”上的學術優勢,轉化成“產”的效益優勢?
據路忠峰介紹,哈工大通過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了包括哈爾濱博實、安徽埃夫特兩家國內機器人龍頭企業在內的機器人公司近100家。其中,哈爾濱博實公司通過校企協同攻關,利用高技術和人才優勢,研制出石化粉粒料機器人包裝碼垛生產線和合成橡膠后處理成套工藝裝備,使企業迅速壯大,2012年該公司成功上市。
2015年,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公司的成立,實現了哈工大機器人技術和人才力量的重拳出擊,對科技成果進行轉化,實現產業化、集團化運營,改變過去高校的科技成果轉化零散化,很難對產業形成拉動作用的弊端。
哈工大機器人集團以市場為導向,成立了智慧工廠、工業機器人等7個事業部,機器人從實驗室走向大市場。該集團也走向全國、全球,以哈爾濱為總部,在北京、上海、深圳設立分中心,在重慶、武漢等市場集中區設立銷售處,還在美國、日本、德國和韓國設立辦事處。
路忠峰還擔任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副董事長,他說,按照“創新+創業+產業”發展思路,集團把創新創業和產業發展結合起來,大力打通技術通道和市場通道,著力構建國際化機器人開放創新創業平臺,打通全球人才和項目涌入通道。
哈工大機器人集團是政產學研緊密合作的典型代表。哈工大與黑龍江省、江蘇、安徽、山東、天津、陜西等地政府建立了8個產業研究院或研發中心,支撐當地裝備制造、新材料產業等發展,比如在哈工大蕪湖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支持下,2013年蕪湖機器人產業基地成為我國第一個國家機器人產業化基地。
近年來,惠州規模以上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發展勢頭強勁。根據規劃,到2020年,惠州先進裝備制造業規模以上企業要達到300家以上,總產值達1000億元以上。當前惠州還有不少企業在開展“機器換人”。
在哈工大與惠州攜手合作的背景下,今后,哈工大是否可以發揮其在裝備制造領域的技術和人才優勢,助力惠州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十分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