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國內首家人工智能產業創新聯盟成立

時間:2017-06-2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智能時代,未來已來。人工智能擊敗了人類圍棋的最佳棋手,自動駕駛技術日趨成熟,工廠、銀行、商場不斷有機器人上崗,這些經對人類未來的描述逐漸成真。

在今日召開的RAIC雷克大會上,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創新聯盟正式宣布成立,該聯盟旨在推動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的創新發展,搭建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合作與對接平臺,整合各類產業資源,提供產業公共服務,努力做好產業生態構建者、技術創新集散地、產融結合粘結劑、行業應用推進器。

RAIC雷克大會是什么?它的全稱是2017機器人與人工智能大會(RoboticsandArtificialIntelligenceConference2017),它既是相關領域頂尖的專家學者和行業領袖交流研討、思想激蕩的高端平臺,也是所有關心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的普羅大眾領略智能時代“雷”科技的絕佳機會。

人工智能,RAIC雷克大會

國內首家人工智能產業創新聯盟成立

智能時代,未來已來。人工智能擊敗了人類圍棋的最佳棋手,自動駕駛技術日趨成熟,工廠、銀行、商場不斷有機器人上崗,這些經對人類未來的描述逐漸成真。除此之外,還有哪些技術和產品能定義未來,又會怎樣定義未來?尋找答案,結為聯盟攜手推動或將是最佳解決方案。

為此,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聯合人工智能領域軟硬件產品企業、應用企業、投資機構、高校院所、地方(園區)發展機構(部門)等近200家機構,自愿組成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創新聯盟,旨在推動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的創新發展,搭建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合作與對接平臺,整合各類產業資源,提供產業公共服務,努力做好產業生態構建者、技術創新集散地、產融結合粘結劑、行業應用推進器。

北京大學教授、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楊學山在雷克大會主論壇暨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創新聯盟成立儀式上發表講話,他表示人工智能要聚焦中國社會發展的重要領域,要聚焦實際尤其是制造業。將AI從理論走進現實,真正解決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為中國在2050年前后達到世界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發揮作用。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盧山提到,人工智能發展迅速,但距離人工智能占據世界舞臺還有很多路要走。他指出,成立聯盟的意義在于組織企業、專家一起共同奉獻、共同探討、共同往前,尋找一種新的聯盟創造、創新的模式。那么,在未來,人工智能就會像PC一樣無處不在。

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創新聯盟成立活動上,審議通過了組織架構,賽迪智庫電子信息產業研究所所長安暉擔任秘書長;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為理事長單位,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京東集團、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SAP中國研究院、科沃斯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開源中國、蘇州天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洪泰同創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貴州小愛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九家公司被評選為副理事長單位;北京大學教授、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楊學山受聘為榮譽顧問,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恩東、德國漢堡科學院院士張建偉,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常務理事長、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楊放春,清華大學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博導鄧志東,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所教授、博導彭宇新擔任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聯盟成立儀式上,秘書長安暉代表聯盟成員正式公布了四大工作任務:一是建立中國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以平臺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等方面的開放、開源式創新;二是組建中國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基金。以資本力量為人工智能企業和產業發展提供強勁動力;三是舉辦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大賽。聚焦重點熱點問題,促進人工智能企業和團隊創新水平的提高。四是建設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基地。建設產業載體,為人工智能企業發展提供最優化環境。

大咖云集探秘機器人×人工智能未來

人工智能、機器人等,這些是具有巨大社會和經濟效益的革命性技術,正成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重要推動力量。在雷克大會上午的主論壇上,大咖們帶來了最前沿的人工智能科技和最酷炫的人工智能應用,德國漢堡科學院院士張建偉帶來了提高機器人性能的人工智能前沿技術的分享,介紹了應用在物理世界的人工智能。張院士指出人工智能只有真正對國民經濟,為智能制造,為醫療技術,為金融、教育等起到多個方面重要的影響,才是人工智能的未來。而未來的人工智能技術是多模態交互技術,包括我們的語音、圖象、手勢、感情,甚至我們腦信號融到一起,來進行知識的表達,進行動態的預測和人機的交互。

科沃斯機器人董事長錢東奇分享了AI與服務機器人的發展進程,同時將人工智能的發展比喻為大家常見的“宮保雞丁”的烹飪。他認為,如果沒有技術,數據也是一堆浮云。但是有了技術,沒有數據,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但如果說有了技術、數據,不針對場景也只能做到自娛自樂,并沒有對應的商業價值。

英特爾中國研究院院長宋繼強帶來了英特爾的人工智能戰略和智能機器人研究最新成果,宋院長回顧了過去的40年,英特爾一直致力于推動摩爾定律,從而提升了它的計算密度和存儲密度,對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宋繼強還指出,數據洪流的到來,推動了深度神經網絡的算法發展。由于有了足夠的數據、計算量、深度神經網絡的方法,在視覺的識別、語音的識別方面機器都已經突破了普通人的能力。預測在未來的三四年里,也就是到2020年,跟人工智能相關的計算力的需求,就會增長12倍。

SAP中國研究院院長、全球高級副總裁李瑞成分享了人工智能與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見解,談及了在這個時代的技術趨勢,即超級連接、超級運算、云計算、智能世界和網絡安全。這五大技術趨勢,會導致非常多的革命性變化。總體來說就是五大技術趨勢會帶來三個方面的顛覆式變化,有商業模式、業務流程和工作方式。

京東集團副總裁翁志講解了人工智能技術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作為電商,有著豐富的應用場景。應用場景對于市場是數據入口,同時技術在數據當中得到提煉,反饋給技術,這些是相輔相成的。京東有豐富的應用場景,比如可以用人工智能做數據預測,作為精準營銷的決策系統;有龐大的客服系統,語音感知是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可以幫助提升服務質量。有這樣的人工智能的服務系統,在大促的時候,會接收到超過50%的用戶流量,幫助用戶回答問題。

機器人被認為是“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在雷克大會中國機器人領袖峰會上,著重討論了如何在中國人工智能領域的快速發展之際,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發展,推動新一代機器人技術取得突破,加快實現智能機器人的創新應用。其中,在推進機器人生態創新方面,英特爾作為全球計算創新的引領者,擁有強大的端到端的芯片技術和感知技術,能夠賦予機器人更強大的機器計算(為智能機器人提供最基本的控制能力)、機器視覺(如英特爾實感技術,提供機器人的物體識別和躲避能力)以及數據中心計算(提高機器人的數據分析和響應能力)。從物、網絡到云,英特爾是目前唯一能夠提供端到端架構和技術的廠商,并致力于為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不斷注入新動力。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