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因更快的峰值速率,更低的功耗和更高的容量,將帶來更多樣的無線產品。因此,5G也被業內公認為是“開啟真正萬物互聯的鑰匙”。
“大帶寬、低時延”的5G網絡可以讓網速變得更快,而5G“多連接”則可以連接海量智能設備。面向未來,5G技術將支持更加多樣化的場景,融合多種無線連接方式。具體來說,從智能穿戴產品,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終端,到自動駕駛,再到智慧城市,所有設備都能夠通過大帶寬,低時延的5G網絡緊密連接在一起。
雖然5G的標準尚未出爐,但相關的研究工作一直在加速。今年3月初,全球移動通信巨擘共同研討了5G新空口(NR)第一階段(Phase1)標準的基礎工作項目,同時支援Sub-6GHz和毫米波頻段的全球5G標準3GPPRelease15將于明年6月完成。
為全球超過30%的智能手機提供芯片的聯發科技當然不會錯過5G的饕餮盛宴,在sub-6GHz和毫米波等技術上都有廣泛布局,應用方面主要聚焦寬帶移動終端。
一直以來,聯發科技都是3GPP5G標準化的積極貢獻者,以期能夠與合作伙伴共同推動5G大規模試驗和部署。聯發科技致力于sub-6GHz頻段的5G新空口原型系統的研發,今年聯發科技將推出首款5G技術的原型平臺,與中國國內、日本等地的合作伙伴進行實地演示,商用型產品將配合各地運營商的預商用計劃,于不久的將來陸續推出。
在5G眾頻段中,擁有大帶寬的毫米波頻段始終是大家關注的另一焦點。但是毫米波的局限性非常的明顯,如傳輸距離短,遇到障礙物會阻斷連接。如何解決毫米波信號的穩定性是業界公認的難題。聯發科技則通過兩項技術保證了毫米波信號平穩切換及高速移動時保持信號穩定。
其中一項是,聯發科技所開發的LTE+mmWave5G雙連接技術“5GSmartLink”。該技術可以確保mmWave信號在受到遮蔽情況下在4G和5G連接信號間智能切換,減少移動終端用戶因毫米波信號質量不佳而造成的用戶體驗下降。
另一項技術是,28GHz波束成形和波束追蹤技術——“階層式波束成形技術”,能夠更高效地完成高速移動設備的波束跟蹤。粗粒度波束和細粒度波束交替定位追蹤,確保移動設備在高速移動時仍能保持穩定的傳輸信號。
攻克了毫米波的技術障礙,5G才能實現高速的連接,同時高速的處理聯網信息,讓設想中的應用一一實現。在5G諸多應用中,車聯網無疑是5G的重要應用場景。同時,聯發科技憑借在處理器、SoC、調制解調器與RF以及多媒體等領域的優勢,積極搶進汽車電子市場。
5G是一個全球性的合作,聯發科技將一如既往的與電信運營商、設備廠商積極合作,擴展在全球市場的業務,進一步參與5G標準化制定,推出更多適合5G移動終端、NSA、Sub-6GHz/毫米波、VR/AR/MR、自動輔助駕駛、IoT、工業4.0等領域的產品。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以太網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