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正在進行中,未曾經歷的憧憬,即將經歷的忐忑,已然經歷的感慨。不少人紛紛在微信圈刷起“一份神秘的高考試卷”、“熱心幫孩子找身份證”等瞬間勾起曾經那刻著時代印記的高考。6月7日,被視為整個國家一年一度的盛大社會活動在莘莘學子的期盼下,如約而至。自1977年,高考制度恢復,作為迄今為止最有意義的一個年份,高考改革上升至成為舉國上下人人關注的政治,它承載了國家未來建設厚重的希望。
從標準化到日益重視個性化,高考改革一直在試圖與國家需要和社會結構的變化同頻呼吸。對于中國迅速成長的40年來說,高考所代表的一整套操作體系,不僅保證了基本的公平和透明,而且提高了人才選拔的效率,其貢獻是獨一無二的。作為一種公平選才的手段,高考的意義與價值仍毋庸置疑,“知識改變命運”的主旋律,不會也不應該有任何變化。
儀器領域何嘗不是如此!
儀器儀表行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隨著近年來行業的不斷發展,我國已經成為國際儀器儀表行業規模最大的國家之一,在儀器界,發展怎能離開對行業規律的探尋、對行業標準化建設的追求、對先進技術的引進及優秀成果的學習與傳承!眾多國家政府部門與科研機構紛紛做出了關鍵性的改革。
國家標準委:儀器產業標準化改革
當下全國步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科研儀器的重要性也更加凸顯。國標委對行業發展可謂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其中之一便是對儀器行業標準的相關制定和完善。日前,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2017年第一批國家標準制共修訂238項。
國家科技廳:釋放創新驅動力
科技創新對儀器品牌自身結構調整、經濟增長起著巨大的支撐作用,與科技成果輻射到全國各地的成都息息相關,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新形勢,科學家認為,在戰略決勝的關鍵時期,儀器創新將對科技創新發揮著不可忽略的意義。提升中小微企業創新能力。研究制定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標準,加大政策引導和支持。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培育一批掌握產業“專精特新”技術的隱形冠軍。
中國科學院:重大戰略需求,與時俱進
面向科技創新需求、產業結構調整、擴大國家戰略發展空間,充分發揮中國科學院國際科技合作優勢,為了配合“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中國科學院于2016年初啟動實施《中國科學院“一帶一路”國際科技合作行動計劃》。使中國科學院“一帶一路”科技合作網絡體系成為亞太、亞歐、亞非地區“科學共同體”和“創新共同體”建設的重要支柱,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正如即將奔赴、正在奔赴高考的全國學子,有多重視對高考改革政策的研究、分析,對此調整學習規劃、制定應對方案。國內儀器制造商則應及時關注行業相關標準,迅速調整儀器設計方案,為我國建立良性持久發展的儀器市場秩序提供堅實的基礎。
正如北京卷作文“說紐帶”明確提到“人心需要紐帶凝聚,力量需要紐帶匯集”“文化的交流、歷史的傳承”,借助“紐帶”的比喻意義,意在引導考生深入認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儀器產業的持久繁榮,快速發展亦然離不開對國內外領先技術的學習及創新。全儀器者共同奮進,為國之重器打造極為有利的發展環境。
猶如1977年代表著老一代人對高考特殊的情懷,2017年時隔40年,中國儀器的發展迎來產業崛起決戰期。今天,只有全產業鏈儀器者共同奮進、完善產業標準、聚焦重大戰略發展、創新傳承核心技術,備受矚目的儀器界才可打勝關鍵的一戰!
更多資訊請關注儀器儀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