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如何看待中國機器人產業高速發展狀態下顯露的弊端

時間:2017-05-2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中國政府發布“中國制造(MadeinChina)2025”計劃之后,中國的機器人市場大幅擴張,在制造行業所需要的工業機器人領域,增長趨勢尤其明顯。

隨著“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加速推進,我國機器人產業市場不斷擴張。機器人相關企業數量激增、市場投資熱情持續高漲,有人認為,機器人產業將迎來“中國時代”,真的是這樣嗎?

在中國政府發布“中國制造(MadeinChina)2025”計劃之后,中國的機器人市場大幅擴張,在制造行業所需要的工業機器人領域,增長趨勢尤其明顯。

有分析認為,中國機器人市場將在2020年翻一番,規模超過66萬億韓元。另信息技術(IT)咨詢企業IDC公司在最新的報告中預測,2020年中國為機器人產業支出的費用將會達到594億美元。到2020年,中國的機器人產業規模將占全球機器人產業的30%以上。僅從亞太地區(1330億美元)來看,中國將占據機器人產業規模的半壁江山。

據此,有人說,機器人產業將迎來“中國時代”,也有人說,中國“機器人革命”正在加速到來。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近兩年,在國家與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鼓勵與市場的雙重利好下,機器人產業規模迅猛發展。數據顯示,國內重點發展機器人產業的省份有20多個,機器人產業園區40余個。近兩年,機器人企業數量也從不到400家迅速增至800余家,而產業鏈相關企業超過3400家。

但投資熱情高漲的背后,機器人產業的弊端也暴露出來。當前市場上多數機器人產品都是中低端,有的或購買國外設備集成,或采購國外核心零部件組裝,有知識產權的機器人企業不到1/3。

以服務機器人為例,目前僅是處于機器設備的階段,還面臨著技術方面的多重挑戰。一方面,服務機器人進入家庭的必要性是什么?能解決哪些問題?作業能力如何?另一方面,目前服務機器人進入家庭也伴隨著安全問題,與傳統的家電相比,服務機器人需要有網絡物聯環境,而物聯現在本身就面臨著很大的挑戰。

不僅如此,我國機器人產業還面臨著人才難題。目前從事與機器人相關研究的人才正在源源不斷地出現,但令人費解的是仍有很多機器人相關企業處于嚴重“缺人”狀態,尤其是缺乏高端人才。

據了解,目前高校中從事機器人領域教學和研究的頂層專家,大概在45歲~55歲之間,不少人來自機械學科,他們在讀大學的時候“機械學科和機械行業是比較蕭條的時候,整個機械學科的知識結構也比較陳舊”。

與之相對年輕學者雖然擁有大量新知識、新想法,但還處在“爬坡”的階段,“我也統計了一下中國的專家在IROS(國際機器人頂級會議,世界最頂級機器人大會)上發表論文的數量,2014年的時候只有16篇,2015年42篇,2016年46篇,比例還是很低的?!敝焓缽娊淌谌缡钦f道。

此外,目前高校、職校等培訓機構的課程設置仍然滯后,盡管一些機器人廠商提供相關培訓,卻存在品牌針對性過強,推廣力度不足、配套設施不足以及培訓網點有限等短板,難以達成系統的教學流程,尚不能與全國各地求學者的需要很好地契合,導致眾多有志投身機器人行業者求學無門。

面臨著長年以來難以擺脫的中低端“魔咒”,以及巨大的人才缺口,中國機器人產業真的迎來了革命新時代嗎?或者說,在這樣的情況下,機器人產業的超速發展,將為中國帶來的究竟是利大于弊亦或是弊大于利?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