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湖北首次亮相管道修復機器人 比普通的人工開挖修復速度快14倍

時間:2017-05-2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據工作人員介紹,這臺機器人身高30厘米,機身頭部上安裝的攝像頭可以360旋轉、變焦,有4-6節可拆卸組合的燈架,被放入管道中。

據工作人員介紹,這臺機器人身高30厘米,機身頭部上安裝的攝像頭可以360旋轉、變焦,有4-6節可拆卸組合的燈架,被放入管道中。伴隨電腦操作,工作人員可控制著機器人在管道內前進,同時還能通過顯示器,看到管道內傳回清晰的圖像,不僅能給下水管道做"胃鏡",還能根據"病情"對癥下藥。

"地下管道狹窄且空氣污濁,可能對下井檢修人員造成安全隱患。這種機器人可以精確定位故障,讓我們實現定點維修,這樣可以不開挖路面,就將管道"患處"修好。"武漢中儀物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劉工程師介紹,使用這種機器人檢測下水道,檢修人員不需要下井,有效避免了井下空氣污濁對人員的身體損傷,而且,根據機器人反饋的信息,可以確定管道內存在問題的具體位置,減少了后期開挖管道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也減少了對市民交通造成的影響。

據介紹,該非開挖修復技術最大的亮點在于利用紫外光固化技術對管道進行修復,耗時短,無污染。該修復技術是將玻璃纖維編織,并結合特殊樹脂成型,然后將其拉入需要修復的管道內充氣擴張緊貼原有管道,以原有管道為外模,軟管為內模,然后在紫外光的作用下使樹脂固化形成具有一定強度的復合內襯管。

武漢中儀物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鄭洪標表示,利用智能修復機器人進行管道修復,要比普通的人工開挖修復速度快14倍,以1公里的管道為例,普通的開挖修復,需要90天左右。智能管道修復機器人大大縮短了人工開挖修復的時間,還可實時將修復的情況反饋到移動端。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