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全球零售業來說,2016年是分水嶺般的一年,根據PwC最新公布的《2016年全零售報告》(TotalRetail2016)指出,過去幾年來逐漸成形的趨勢,包括零售業者的社群經營、科技創新投資以及高度依賴移動設備的消費習慣,都將在今年出現決定性的成果。
開創新趨勢.驅動新應用.促成新商業
現在就是未來,一次聚焦Mobile、Internet、Technology(MIT)所改變的未來世界,發掘創新商業模式、服務方式、銷售方式及溝通方式,不只理解,更是了解該做什么、該怎么做、如何做、何時做,一同攜手提早布局、突破未來僵局,開創真正屬于我們的機會及時代。
電子商務加物聯網的未來,需要跨界人才
除了提到技術力,另一重點就是我們的硬件實力在物聯網時代將大有可為,軟件方面卻是較弱的一環,也因此應該積極變革教育體制。而具體該怎么改變呢?雖然大家都在呼吁應該增加程序設計課程,更應該的是培養通才,促進不同專長的能人合作,并鼓勵學子到國外進行高等教育,和國際技術接軌。
舉信息科學和會計為例,現代會計需要記賬和列出資產,并在每個月底結算,未來透過物聯網就能實時更新現金和物流狀況,每分鐘結算一次也不是問題。會計師能貢獻專業,參與會計系統的維護和設計,這時就需要一些信息知識;而科技專長的工程師也需要懂一些會計準則,制作系統時才能順利接軌。
人人搶進移動支付
在未來商務的主題下,最常見的不外乎移動支付和集點導購。金融機構現場就做起信用卡生意,讓觀眾體驗中信卡綁上移動支付的流程,并在現場提供移動支付。銀行也推出移動錢包折價換購飲料及餐券等,可以看見電商紛紛搶進移動市場的風潮。
其他商務用硬件方面,現場也搬來結合移動支付及觸控屏幕的自動販賣機,以及設置在公交站供自助取貨的置物柜等自動化銷售科技。
在電子商務內容方面,這次可以看到O2O相關創意成為流行,在線教學、旅游體驗,還有在線訂咖啡聯誼、可以充電的咖啡館整合服務等串連小巧思的商業模式。
消費過程高度依賴移動裝置:
?消費者會事先調查產品細節,包括尺寸、規格、庫存狀態,也會比較產品價格或運費。
?18%消費者會因為在手機上看到更便宜的商品而離開實體店面,
?28%的在線交易發生在手機或平板(2015年數據)。
個人化體驗決定回購與否:
?完成購物后消費者會決定是否要再次光顧
?56%消費者表示如果零售業者能夠提供個人化體驗,他們愿意更常使用該網站;
?到了2020年,客服和消費體驗的重要性將超過價格和產品。
近兩年消費者的生活型態有了急劇的改變,以往消費者的購物周期是可預測的,不論周年慶或各節慶的促銷總能引起人潮,彷佛各大品牌都有操控消費者的能力一般,而現在消費管道變得多元,舊的商業模式不再適用,營運績效逐漸下滑,為了扭轉態勢,零售業者必須轉換思維,重新定義消費場景,從品牌導向到消費者導向,運用科技來創造新的全通路體驗。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以太網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