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家熱電公司發展成為目前儀器行業數一數二的巨頭,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利用不斷“并購”擴充自己的發展領域,提高企業的整體實力。這種并購實力體現了賽默飛強大的資本運作能力,值得國內企業借鑒。同樣不乏安捷倫、沃特世以及民族儀器大咖聚光科技等品牌在企業并購領域收獲了不菲的成果。
時隔三年,賽默飛世爾發起四項并購事件
Thermo(賽默飛)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生命科學公司,公司前身為成立于1956年的熱電公司,2006年與Fisher(飛世爾)合并為ThermoFisher(賽默飛世爾),通過多年的并購與出售以及資產整合,賽默飛的總市值近560億美元。縱觀賽默飛世爾的過去,“并購”是其不變的核心,靠著密集的買進與賣出交易,將自己從一家熱電公司發展成為了儀器行業數一數二的巨頭。
然而,自從2013年4月15號賽默飛世爾開展“136億美元收購LifeTechnologies”的特大并購案后,整整兩年沒有在資本市場有大動作了,直到2016年1月宣布“以13億美元收購Affymetrix”,賽默飛世爾才真正回歸到“并購”軌道。
根據《2017-2022年中國食品安全檢測儀器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統計,2016年賽默飛世爾先后發起了四項并購,從芯片(Affymetrix),到電子顯微鏡(FEI)、干細胞(MTI-GlobalStem),再到實時X射線衍射提供商(INEL),近百億的并購金額宣告了賽默飛世爾作為大買家身份的強勢回歸;還有一項未能成功的并購:賽默飛欲以300億美元收購illumina,雖然買賣不成,但這充分展示了賽默飛世爾這個“土豪”不差錢。
圖表1:2016年賽默飛世爾發起四項并購
食品安全檢測儀器并購回溫
其實回顧發達國家的食品安全檢測儀器發展歷程,其龍頭企業主要是通過兼并、重組的方式來實現企業的擴張,從而提高企業整體實力,并且這種并購、重組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就未間斷過,賽默飛世爾與安捷倫就是最典型的案例。
權威分析認為,在國際食品安全檢測儀器市場上,由于市場過于分散,以及場外不斷增加的現金都增加了各公司的收購意愿。因此,未來國際市場中的并購重組仍將貫穿在整個行業的發展過程中。而并購對象則更傾向于選擇在某一領域中具備領先優勢的巨頭,具有顯著增長潛力地區的食品安全檢測儀器龍頭企業必將成為當今巨頭覬覦的對象。
圖表2:截至2016年食品安全檢測儀器行業部分并購事件匯總
除此之外,食品安全檢測儀器的并購特征還有以下幾點:
◆投資銀行及金融工具在大規模并購案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從近期幾項大規模并購案件來看,在收購資金的籌措方面都是用了債券方式,而這些金融工具的使用都需通過投資銀行來達成。如,賽默飛世爾科技在35億美元收購過敏和自身免疫診斷公司Phadia的交易中動用了過橋信貸協議及循環信貸協議籌措了30億美元的資金。
通常在大規模并購交易中,買方并沒有那么多的現金用以支付收購資金,而是通過投資銀行及利用各種金融工具來獲取資金。由此可見,投資銀行及金融工具在并購交易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認為,儀器公司的發展壯大除了要靠技術和市場,資本的運作也是十分重要的,而這正是國內儀器行業十分欠缺的方面。
◆并購的主要動機是完善企業產品線
據權威機構數據,50%的液相色譜儀都配備了質譜儀,對于沒有液相產品的質譜供應商而言,意味著喪失了很多市場機會。ABSCIEX收購Eksigent公司的液相色譜業務;賽默飛世爾科技收購戴安公司,加強其液相色譜的實力。至此,市場上主流的質譜儀供應商都擁有了液相色譜產品。
◆國內企業并購實力增強
在國內食品安全檢測儀器領域,聚光科技(300203)(杭州)股份有限公司的并購之路是一個典型。在近年來的發展過程中,公司除自身業務拓展外,先后收購了13家國內外優秀企業,通過兼并收購,公司獲得新的銷售渠道和業務平臺,并利用公司技術研發較強的比較優勢,較快取得了在新行業的業務增長,為公司整體戰略的實施、效益的提升和市場的拓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圖表3:聚光科技部分并購事件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