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美國研究人員表示:特定性格有助人類應對自動化沖擊

時間:2017-05-1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中國社會科學報華盛頓5月10日電(記者王悠然)研究發現,在勞動自動化的大潮面前,高智商、性格成熟、對藝術與科學感興趣的人更有競爭力

中國社會科學報華盛頓5月10日電(記者王悠然)研究發現,在勞動自動化的大潮面前,高智商、性格成熟、對藝術與科學感興趣的人更有競爭力。由于智商難以改變,培養特定的性格特質(如善于與人交往、勤勉、熱衷于藝術和科學活動)有助于增強人們對勞動自動化趨勢的抗沖擊能力。

《歐洲人格雜志》于5月9日在線刊發了美國休斯敦大學、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德國圖賓根大學研究人員合著的論文《誰的工作會被計算機搶占?》。作者基于美國研究所采集的數據集,該數據集包含了346660個美國人50多年里的性格特質、青少年時期的職業興趣、智力水平、社會經濟地位等信息,集中考察了性格、社會背景等因素對個人未來選擇自動化概率較高(或較低)職業的影響。結果顯示,無論背景如何,智商高、性格成熟且外向、對藝術與科學感興趣的人在11-50年后主動或被動地選擇了計算機化概率較低的工作。其中,智商每提高1個標準差(15分),工作被計算機取代的概率下降大約7%。如將這一關系代入美國全國人口進行計算,大約1019萬人將免于因勞動自動化失業。同理,性格成熟度或對科學的興趣度每提高1個標準差,將有290萬美國人免于因勞動自動化失業。

研究人員認為,上述結果說明傳統教育模式可能已無法幫助人們充分應對勞動力市場上正在出現的挑戰。當然,此次研究所用的樣本在校念書時間是20世紀60年代,此后美國的教育系統已經發生了變化。"機器學習和大數據的發展將導致機器比人類更擅長的工作門類迅速增加,以至于不能僅靠提高公民受教育程度來解決潛在的失業問題,人類的優勢在于獨有的靈活性--對于復雜的社會互動或需要創造力、非常規且高度復雜的任務,機器的表現將不如人類。"休斯敦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羅迪卡·達米恩(RodicaDamian)說。不過,研究人員表示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仍能夠降低數百萬人的失業風險。即使還無法確定勞動力市場今后是否有能力吸收更多的高技能勞動者,技能準備充分的人至少擁有更多機會。

更多資訊請關注自動化軟件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