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工業4.0概念的不斷深化以及科技的不斷發展,機器人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現在“機器換人”涉及的范圍,已經不局限于工業制造業,一些服務領域的人工崗位也開始被機器人勞動者替代。對此,IBM首席執行官弗吉尼亞·羅曼提開始討論“新藍領工作”概念,即被自動化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升級的崗位。
2016年“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報告稱,未來五年,由于全球勞動力市場出現顛覆性變革,如機器人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崛起,全球15個主要國家的就業崗位將會減少710萬個。同時,工信部網站消息也稱,現在“機器換人”涉及的范圍,已經不局限于工業制造業,一些服務領域的人工崗位也開始被機器人勞動者替代。
隨著工業4.0概念的不斷深化以及科技的不斷發展,全球工業化越來越發達,機器人應用也越來越廣泛。那么,現在的機器人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狀態呢?其實,這些工業機器人與人類在歷史上的每一次科學進步一樣,也是一把雙刃劍。它提高著我們的生活品質,也同時影響著我們手中的飯碗。
可以說,當前機器人這一概念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在影視作品中所看到的人形機器人的范疇而擴展到了所有的工業領域。也就是說,只要是能夠促進工業生產,提高生產效率的機器設備都可以控制為機器人,他們有一個新的名詞叫做工業機器人。
的確,未來,自動化將應用于各個行業,甚至達到無所不在的程度,但這對就業崗位并不意味著“末日浩劫”。面對自動化對不斷變化的就業市場產生的影響,IBM找到了一線希望。最近,IBM首席執行官弗吉尼亞·羅曼提開始討論“新藍領工作”概念,即被自動化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升級的崗位。在致信時任總統候選人特朗普時,羅曼提表示:“美國應重視基礎設施投資,整合物聯網技術和人工智能,從而提高績效?!?/p>
在最近接受TechCrunch采訪時,IBM高管格魯德斯·巴拿瓦與羅曼提遙相呼應。他將創造的新崗位稱之為“各種技能崗位”,而不是籠統地稱之為“高標準崗位”或者“低技能崗位”。他解釋說:“如果你和我在同一個房間,我會在白板上畫一幅圖表。如果你認為專業技能的分布是一條鐘形曲線,高端專業技能處在右側,低端處在左側,中等專業技能處在中間。未來,這條曲線將向右移。我們今天認為的高端專業崗位,未來將由員工在機器的幫助下完成。”這一場景能否實現,何時會實現值得我們期待。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