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稱,“圖靈機器人”是一家打算在人工智能領域做強的企業。據該公司首席執行官俞志晨稱,中國為實踐創業和創新提供了絕佳機會。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4月24日報道,俞志晨對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記者說:“我去過美國、日本、臺灣和以色列,中國大陸的創新和創業機會同樣很好,實際上在某些方面還更好?!?/p>
據他說,這是因為中國很懂技術,企業也一直在投資進行研發。他還說,該國規模龐大的制造業機器意味著,在一個地方什么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指出,與很多國家一樣,科技公司在中國的創業領域備受關注。該國政府指導經濟擺脫依靠制造業和出口的舊增長模式,而向以服務和消費為主要推動力的當代轉型,因此在規模不斷壯大的該國私營部門中,創新已成為一個越來越重要的組成部分。
報道稱,北京已明確表示,發展先進技術和能力是一項工作重點。2015年,該國政府宣布了“中國制造2025”計劃,這項政策倡議旨在大力實現重點高科技領域的發展,其中包括先進醫療設備、半導體和航空航天裝備。
報道稱,不論該政策的執行情況如何,中國的創新者似乎決心與新一代企業家加速前行。鑒于阿里巴巴集團的馬云和百度公司的李彥宏等科技巨人取得的成功,這倒并不奇怪。
比如說,圖靈機器人不僅研發了可理解普通話并覆蓋人工智能服務的語言識別軟件,還創造了一套可供機器人使用的運行系統——包括用來陪伴孩子的機器人玩具。
報道稱,長期來看,機器人最終可能具備從事巨量工作的能力。但現年32歲的俞志晨說,現在還不必擔心機器會取代人類,那還至少需要一些年頭。
他說:“當前,機器人技術仍需時間進行開發——或許再有5到10年時間,我們就要開始擔心這個問題了。機器人應被更多地視為人類的朋友,而非競爭對手。”
報道稱,但在未來,機器人對整個經濟的貢獻度很可能會越來越大。俞志晨說:“隨著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機器人將加設更多的支持功能并從事更多任務?!碑敱粏柤氨葼枴どw茨過去建議征機器人稅一事時,俞志晨說,這個想法很可能會變成現實——特別是如果機器開始為國內生產總值貢獻更多價值的話。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