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很多人提到AI對人類全免碾壓,我們就完蛋了,不是這樣的,做任何事情必須要知己知彼,我們要了解深度學習是什么事情不能做的,我們把人類時間放在這些方面,還是有很多機會的。
從最深的開始講,剛才談到的人工智能時代起來了,一定要有管AI的人,這些頂尖的AI科學家他們肯定是要做的很深,做的很棒,因為他們不但要做技術,還要確保AI不能失控。第二,在任何領域頂尖的人都會存在的,最厲害的醫生、最厲害的律師、最厲害的人類學家、歷史學家都有機會,即便現在AI可以寫稿子了,寫記者的稿子了,但是他們寫的都是那些體育賽事、季度報道,真的去寫出像胡舒立能做的,像龍應臺這樣的作品,是做不出來的。還有藝術創作,AI是并不擅長的,因為美不是一個非常客觀,要不然就有,要不然就沒有的狀態,所以這個訓練很困難。什么是美?什么是藝術?還有工匠精神,我們人類還是希望得到一些像日本這些手工的雕刻師,做出來很維美的東西,哪怕不是藝術,是工匠,也很有價值。
還有綜合性人才很重要,AI學習是一個領域一個領域的學習,學習下圍棋,學習買股票,學習風控,并不能綜合性的考量各種事情,比如一個地球學的專家加上一個化學的專家,可能會知道以后怎么去處理垃圾。或者是一個非常懂國際政治的人,懂中美關系的人,又懂得經濟發展,把AI當做工具,他這個人不會被取代。還有善于用AI做工具的人,以后的醫生只靠自己在醫學院學肯定是不夠的,他要知道未來醫學工具是什么,就像今天我們不用word、iphone是不能生存的,未來醫生要掌控AI的工具。這可能可以解決10-20%的人他們未來發展的方向,還要非常勤奮努力,要不然很容易被超越。但是最大的一批人肯定要走向服務業,因為人與人之間打交道,人與本之間的交心,愛、同情心、同理心還有發散出來的愛心,從工作者,從一個好的導游到一個好的按摩師,到一個好的疊衣師,到志愿者,到老人院和孤兒院做志愿,這些事情表達心中真誠的愛,這些是機器學不來的。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