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高級技工缺口這么大,制造業如何突破?

時間:2017-04-18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和應用迫使我們不得不面臨一個更為緊迫的問題:高級技工人才的缺失。

著名導演馮小剛擔綱執導的電影《天下無賊》里,葛優飾演的扒竊團伙的頭目黎叔有一句經典臺詞:“21世紀什么最貴?人才!”雖然“人才”在此是個貶義詞,但不可否認的是,真正的人才在市場角逐、競爭激烈的當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科學技術的進步使得機器人走進人們的生產生活,給我們帶來許許多多的便利。但“一切技術都是刀子的翻版”,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和應用迫使我們不得不面臨一個更為緊迫的問題:高級技工人才的缺失。

“高級技工荒”嚴重制約產業發展

高水平技術工人是實體經濟發展的關鍵支撐力量,更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近年來,隨著我國制造業水平不斷提升,對于高級技工的渴求日益迫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近期發布的2017年人才藍皮書《中國人才發展報告(NO.4)》顯示,我國高級技工缺口高達上千萬人。這不但成為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一大瓶頸,也制約了廣大工人收入水平的切實提高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現。

在不久前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上,富士康科技集團創始人兼總裁郭臺銘拋出這樣一個問題:如今的大學教育和工廠里的實踐操作差距很大,大學生普遍動手能力差,富士康招了很多大學生,可都不愿意到基層流水線工作,政府有沒有什么政策可以鼓勵大學生下基層?

郭臺銘的這一疑問反映出當下在我國制造企業中普遍面臨的“技工荒”難題。中華全國總工會黨組成員李守鎮說,縱觀世界工業發展史,凡工業強國都是技師技工的大國。在日本,整個產業工人隊伍的高級技工占比40%,德國達到50%,而我國這一比例僅為5%左右,全國高級技工缺口近1000萬人。他認為,我國要實現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華麗轉身,建設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打造更多“大國工匠”已是當務之急。

事實上,“技工荒”的情形普遍存在。在四川,省人社廳統計顯示,全省技能人才總量680萬,其中高技能人才100余萬,現代制造業等領域高端領軍技能人才稀缺;在浙江,杭州市工商聯2016年針對全市建筑業、傳統制造業等上百家企業的調研顯示,有71.43%的企業反映中高級技術工人短缺,低技能勞動力過剩;在天津,據勞動力市場信息反饋,企業高級技術人才的供求比例已經達到1:10左右。

原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王曉初分析,2017年,我國進入市場的新增勞動力大約有1500萬人,其中高校畢業生達到795萬人,加上化解產能過剩、農村勞動力轉移等因素,就業壓力依然很大。在這一過程中,人力資源結構與就業市場需求的不匹配、就業人員的能力與崗位要求不適應等結構性矛盾也更加突出,“技工荒”正是表現之一。

高級技工為何“難產”?

一面是大量應屆畢業生一崗難求,而另一面則是企業對于技術工人求賢若渴,兩極化嚴重,結構性用工荒越發突出。那么,高級技工為何如此“難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造成此現象的主要原因。

一、應該教育的弊端

中國的應試教育在人才的培育上一直是個詬病。就在前不久,一直被喻為“高考加工廠”的衡水中學因建浙江分校再次引發軒然大波,可見應試教育存在諸多弊端。

在大學里,很多學校在工業技術的培養上,一直以書面指導為主。而在實踐能力上的培養上,學校因為設備的購買資金太貴,往往讓學生使用一些陳舊落后的設備進行操練,甚至有些老師直接自己動手示范,讓學生記錄實驗數據即可卻并不讓學生動手。“輕實踐重理論”是大學主要的教育模式,而當學生走出社會才會發現,真正的實踐離課堂上的知識還是相距甚遠。

二、用人單位人才意識不濃

從一個初入社會的畢業生成長為一位能夠擔當一面的工程師,老員工的帶領和教育是極為重要的。

技工知識涉及面非常廣泛,學習起來枯燥艱澀,新手的入門容易碰壁,然后產生消極心理。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人傳授學習經驗,則可以很快走出盲區,迅速地學習成長。如果加上公司充分信任和有意培養,新人就能夠把基礎打得更牢固,而后更好地向上發展。

然而現實卻是:老員工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惡意競爭,排斥新員工。在知識的傳授上故意拖沓甚至誤導,導致新人往往覺得“師傅不肯教”,從而情緒低落,失去了學習欲望。

公司則讓新員工看資料,背參數,有時營銷人手不夠,直接讓技術員工去做銷售工作。甚至有一些公司甚至招收重點大學的高才生,只為充當門面,顯示自己的實力,讓那些可能成長為高級技工的人才遠離了技術氛圍,白白浪費人才資源。

三、求職人員心態沒有擺正

大學是一個真正學習專業知識的階段,學校的圖書館和實驗室里為學生開放各種學習資源,學生的個人時間充裕,可以這四年里建立完善的知識儲備,在以后的工作中能盡快調整適應,轉化成新應用能力。

但是很多學生都陶醉在網絡世界和其他玩樂上,除此之外,眼高手低、吃不了苦也是當代初級技工的一個心態問題。

在“能學技術但是比較累”和“沒有技術要求工作輕松”的選擇下,很多人選擇了后者。寧愿坐在有空調的辦公室里無所事事,也不愿在吵雜的工廠里耐心地操作機械,從而導致高級技工的大面積缺失。

職業技術教育應引起重視

不可否認,對職業技術教育的歧視,是眾多家長與學生,寧可擠普通高校這條獨木橋,也不愿意選擇讀職校從事技工的原因。然歧視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市場導向本身出現了問題。沒有相對優越的經濟待遇和政策紅利,則無法產生極強的吸附力。在此,有兩個例子可以佐證,一是上市公司一年的利潤,可能還不及炒一兩套房;二是有新聞說,某地為了吸引人才而優待名校畢業生,博士研究生兩年之后就可以成為副處級干部。試想,若是技校生有此待遇,追求者豈能不趨之若鶩。

發展職業教育,不能就事論事,而必須以重視制造業為前提和基礎,讓從業者擁有最強的動力源。人都有驅利性,若是從來高級技工,不但擁有十分優厚的待遇,還擁有極高的社會地位,工匠成為受人尊重的職業,工匠精神才會有源頭之水。倡導工匠精神,也要擠擠“人才泡沫”,不過,在市場發揮決定作用的情況下,最好的手段就是發揮市場導向的作用,以政策扶持和激勵引導為前提,先讓制造產業和職業教育擁有良好的政策紅利,外部環境,讓人獲得更高的預期,工匠的缺短,工匠精神的缺失,自會迎刃而解。

既然有缺口,那就只有“補”上這個缺口。這是一條漫漫長路,我們須從長計議。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本文由中國傳動網整理發布,部分資料來源于新華網、中工網、荊楚網)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