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寶馬集團如何應對工業4.0?

時間:2017-03-2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隨著全球工業化的進程發展,為了進一步保持國家競爭力,各國再次掀起一場“工業重塑”的浪潮,德國率先提出工業4.0的概念,中國也相應地提出“中國制造2025規劃”,它們的實質都是結合互聯網、智能化、電動化等先進技術,開展一次跨行業、跨領域的整合創新。

在齊普策看來,很多人對工業4.0的誤解在于,“僅僅認為是無限自動化,自動化程度越高越好”。其實不然,作為一個企業,需要強調平衡發展,在平衡投入產出比基礎上盡可能多地利用最新的技術,并非不計任何成本。

與此同時,齊普策對于目前熱議的“互聯網企業造車”表示謹慎樂觀。汽車從研發到生產,直到認證、上市、營銷等過程,背后有著龐大的生產體系支撐,在當中有很多問題是外人所無法想象的。

隨著全球工業化的進程發展,為了進一步保持國家競爭力,各國再次掀起一場“工業重塑”的浪潮,德國率先提出工業4.0的概念,中國也相應地提出“中國制造2025規劃”,它們的實質都是結合互聯網、智能化、電動化等先進技術,開展一次跨行業、跨領域的整合創新。

汽車產業作為國家工業實力的集中體現,不可避免地參與到工業4.0進程中。寶馬集團負責生產的董事齊普策先生,在近日召開的寶馬財年發布會后,首次接受了來自中國媒體的采訪,作為一個生產戰線的“老兵”,一位汽車集團的生產負責人,有著他對全局的把控,未來的前瞻,和對工業4.0的獨特看法。

應對工業4.0寶馬細化四個能力

在齊普策看來,工業4.0概念的提出,不僅具有經濟意義,更有政治意義,它是確保德國在世界范圍內領先技術地位的保障。“可以說,從德國的立法機構、政府、到經濟界各方面人士和機構,正在展開廣泛的跨界合作,力圖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實現這一戰略。”齊普策介紹說。

作為德國工業成就的佼佼者,寶馬集團順勢而為,緊跟工業4.0的發展步伐。據齊普策介紹,為了聚焦這一大戰略,寶馬集團未來將細化和提升四個方面的能力。

第一,要引入大數據概念,對數據進行整理、存儲和分析,以大數據作為工業4.0的基礎支撐。第二,突出智能化物流,確保在價值鏈和生產鏈各個環節之間的緊密銜接。第三,齊普策特意提出“合作自動化”,“它并未簡單的自動化,而是新的自動化模式”。第四,通過創新生產,優化零部件和實驗性部件的小批量生產。

“在工業4.0框架下,具體應用這四個戰略,是本著企業內部提高效益、降低成本、優化產業鏈,最大程度地實現靈活性。”齊普策說。

在齊普策看來,很多人對工業4.0的誤解在于,“僅僅認為是無限自動化,自動化程度越高越好”。其實不然,作為一個企業單元,需要強調平衡發展,在平衡投入產出比基礎上盡可能多地利用最新的技術,并非不計任何成本。

為了說明提升智能物流系統,齊普策列舉了一個例子,寶馬集團目前正在自主研發一套物流系統,未來將實現高度自動化倉儲,會有叉車和機器人來代替工人進行操作,彌補各個環節之間比較費時、費力的現象。不久之前,寶馬和德國弗勞恩霍夫研究所聯合開發了專門用于倉儲的小機器人,它的高度為10厘米,可以進行取物操作,非常輕便。

寶馬推進產品電動化,未來將實現混線生產

轉型高科技公司聚焦人機協作

為了解釋“合作自動化”,齊普策特意回顧了工業4.0概念提出的歷史傳承:自動化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被廣泛認知和接納,即人們所說的工業3.0,這個過程已基本完成。從3.0向4.0過渡,不是說機器一定代替人,而是把人和機器結合起來。“工業4.0之后,人和機器互相配合工作,各自發揮自己的優勢。”齊普策強調說。

此外,在高性能車型和賽車領域的關鍵部件方面,以及配合研發部門開展小批量樣車開發,生產規模小,生產成本高,又將如何進一步優化?齊普策提出:通過增材技術,包括借鑒3D打印技術等,縮短了工藝流程環節,提高運行效率,有助于成本把控。

“對于寶馬來說,最關鍵的并不是要全自動化,而是要達到人機合一,在需要做重復勞動的地方,或者對人類負荷比較大的地方用機器人代替。在精密制造的很多方面,工人的嫻熟程度和高超技術,正是寶馬所信賴的,使用機器人只是對于工人的補充。”齊普策強調說。

在剛剛召開的財年發布會上,寶馬集團董事長克魯格對未來的生產提出了更高要求,即推進產品的電動化,不僅能在同一條生產線上對兩種驅動系統的車型進行總裝和噴漆,而且僅需一種車身架構即可生產內燃機或電驅車型,在計劃和生產方面將保留最大的靈活性。

齊普策表示“將進一步優化生產鏈條,借鑒IT、智能物流等先進技術”,汽車從研發到生產,直到認證、上市、營銷等過程,背后有著非常龐大的生產體系支撐,在當中有很多問題是外人所無法想象的。也正因為如此,齊普策對于目前熱議的“互聯網企業造車”表示謹慎樂觀。

在“第一戰略”的指導下,寶馬正在向高科技公司轉型,通過ACES(自動化、互聯化、電動化、共享化/服務化)戰略的落實,更將緊跟時代步伐,開啟下一個百年的征程。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